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药食同源吗?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8

近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刊登了来自中国学者的评论:《野味消费与2019-nCoV》(Game consumption and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评论认为,中国民间对于食药同源哲学的痴迷,以及对野生动物具有医疗作用的想象,可能导致自然界中的病毒感染人类。

据之前官方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这次疫情可能与部分人进食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有关。但疫情的原罪,就这样被归于中医的传统经典“药食同源”理论吗?国外大牌医学期刊《柳叶刀》也好,那些吃了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的普通民众也罢,他们真的知道什么是中医的药食同源吗?

一、什么是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为药物,是因为古代医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结合到食物之中,认为很多食物也具有四性和五味。这一学术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太素》“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中药与食物本属一致,反映出药食同源的学术思想。古代中医运用药食同源理论,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借助常见的一些食物来作为药物,给患者医治病痛,治疗疾病,维系人体健康,而不是追求美味。

二、如今的药食同源:

如今的药食同源理论指导下,更多选用的是植物为主的药材,动物药占很小一部分比例。2020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这份药食同源中药分类名单中包括:2012年公示的86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2014新增15种中药材物质,以及2018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这份官方文件非常详实的介绍了药食同源中药的具体范畴,其中未涉及任何有毒有害药物和野生保护动物。

李乾构教授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的创始人和名誉主委,在2007年出版了《药食同源》食物卷和药物卷,将生活中常用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和常用药膳指导,让如山药、苦瓜、西红柿等更贴近生活的药食同源理论指导日常的营养调护。现代中医可选择的药物更为广泛,也更加了解动物保护法,绝不会建议大众去食用野生动物来治疗疾病。至于麝香、虎骨一类的中药,早已退出了中药材市场,更不会被推荐进入大众餐桌。

如今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水平都大大提高,很多人希望通过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去远离疾病,但这绝不是以误解食药同源的理论,去捕捉、购买甚至进食野生动物为目标。文明进步到了今天,还要茹毛饮血而去猎捕野生动物、国家保护动物、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却损害了身体健康为代价吗?这不可笑吗?还要用如此愚蠢的方式去误解中医几千年来总结的宝贵医学理论,岂不是更加可笑?

中医学是基于古代哲学思想孕育而生的,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历经几千前,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是中国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除此之外,中医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如今的中医药已经走向了世界,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针药,送去健康。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国人和外国朋友了解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用更多的交流代替不必要的误解。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