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告急!多国禁止粮食出口!我国下半年粮价要涨?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01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排名前三的大米出口国印度、泰国和越南尤其备受聚焦,他们合计占全球出口份额的近八成。
30日,又一大米出口国宣布禁止出口!
洪森总理30日表示,现阶段柬埔寨还不考虑采取“封国”措施。但从4月1日晚上11时59分起,包括金边市在内,境内所有赌场暂时关闭;除柬埔寨香米外,4月6日起禁止普通白米和稻谷出口,旨在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他也呼吁所有大米厂从全国各地农户手里收购水稻。
柬埔寨白米和稻米主要出口到邻国泰国及越南,香米主要出口到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而且数量也不多。
我们对国内的粮食安全充满信心,但是对国外市场的忧心日益剧增!
要知道,我们刚刚从战役最紧张的二月份冲杀出来,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刻,交通可是封断的,物流可是延迟的,疫情造成的运输瘫痪更是清晰可见的,玉米豆粕还出现一轮暴涨、禽畜饿死无数!
作为全球物流体量第二大的中国,确诊病例达到八万多,我们也用了两个月才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站,我不知道还在以五位数增长、确诊病例超过16万位居全球第一的美国如何能保证他的货运?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玉米、第二大大豆、第三大小麦出口国。
再说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同时也是玉米大豆的重要出口国家,从3月30日起关闭所有陆上和水上边境,也就是“封国”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30日报道,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俄罗斯联邦按照总统普京的指示自3月30日起开始放假一周,至4月3日结束。
欧盟国内情况极其严峻,意大利确诊病例超过10万。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3月22日期间,欧盟发放19,097,102吨2019/20年度谷物进口许可,比上年同期减少17%,上周是减少18%。但是欧盟发放35,840,184吨2019/20年度(始于7月1日)谷物出口许可,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上周是提高64%。
阿根廷谷物出口商会(CIARA-CEC)称,全国70多个城市控制农产品在其辖区内的运输,以遏制新冠病毒蔓延。该商会代表邦吉和路易达孚公司等国际公司。商会负责人称,运送到帕拉纳河(主要的谷物运输通道)两岸的大型压榨厂的大豆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中国许多压榨厂已经停工,因为大豆供应短缺。南美疫情导致大豆出口受到影响。
印度宣布将从25日开始,全国范围内封城21天。如今全球已经有近30国“封国”或发布严格入境禁令。
哈萨克斯坦多地采取封城等限制措施 ,政府取消面粉出口禁令改为配额管理。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发布消息称,实施国家紧急状态期间,将对小麦和面粉出口进行限制,以保证国内市场需求和食品、饲料加工行业必要的原料供应。为此,哈农业部已取消此前出台的面粉出口禁令,改为限制此类商品出口。未来小麦和面粉出口必须在哈农业部确定的月度配额范围内进行。配额分配方案将在农业部官网上发布。哈农业部还公布了现有粮食库存情况。截至目前,哈共有各类粮食储备920万吨。其中,食用粮640万吨;种子粮150万吨;饲料粮130万吨。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3月30日消息,乌克兰确定2019-2020市场年小麦出口限额为2020万吨,以防范国内面包价格上涨。欧洲商业协会表示,该数额符合2019年10月经贸部与出口商签署的备忘录规定。本市场年度乌克兰计划向国际市场出口5480万吨粮食。乌克兰经济部表示将控制小麦出口,在国内市场销售面粉,并同意设定小麦出口的最大限额。
新冠疫情将全球多地的人们“禁足”在家,遭遇“禁足”危机的还有全球物流业。波士顿咨询(BCG)28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新冠疫情对运输物流行业的影响》显示,因需求下降、供应链断裂,国际航空海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呈低迷状态;在公路运输方面,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亚太的陆运恢复近七成,但是欧洲的陆运不容乐观。
据媒体报道,自3月中旬欧洲各国宣布封锁边境以来,欧洲有近10%的货运无法交付,公路上堵车现象严重,德波、奥匈、奥意边境承压明显。在一些过境关卡甚至能看到40多公里长的等候车队,这意味着司机等候过境时间可长达18小时。
毕竟生命安全可是大于一切,防范疫情的措施导致卡车运输放慢。如果仅仅是时间长点,货运能够到达目的地也就罢了,那些一直收不到货的恐慌情绪何曾不会蔓延?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警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那么预计4月至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危机。
“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保护最脆弱的人群,维持全球食品供应链并减低疫情对粮食体系的冲击,那么我们将面临迫近的粮食危机。”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所就表示,如果各国不采取集体和合作的方式来确保全球供应,只是把自己的国家放在首位,全球将会陷入更差的局面。 “疯狂的采购加上保护主义的政策,最终的结果就是粮价上涨,”该组织声称。“而这样的恶性循环足以自我延续。”
在人类历史上,由粮价危机引发的不安定现象由来已久:2008年和2011年,全球粮价上涨时,非洲、中东和亚洲三十多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乱。
而由于短期购买量激增叠加供给受限,一些粮食品种的价格正在悄然上涨。 与此同时,随着美元兑新兴市场的货币正在不断升值,严重影响了这些以大宗商品出口为经济支柱国家的购买力,这些弱势国家的货币,将会在粮价危机中受到最大的伤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对近期关于全球粮食安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他表示,为防止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粮食危机,导致亿万民众陷入粮食短缺的境地,需采取全球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而引起粮食供应中断或粮价过高等问题。
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会受到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下半年粮价还能保障吗?
首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粮食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
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这是因为,我国历来有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传统,粮食生产能力强,依赖进口程度较低。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截至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6连丰”,余粮相当充足。这是近年来我国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结果!
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由上图可以看出今日农产品期货大幅拉升,菜粕一度涨近4%,价格创出2018年6月份以来新高;豆二一度上涨4.2%,粳米、豆一、棕榈油期货涨幅达到3%。
除了受海外供应受阻因素,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在于:
今年蝗虫和贪夜蛾虫灾预期,以及下半年有可能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加上国内以生猪复养为代表的养殖业复苏预期令市场有很高的期待,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证券和期货市场上相关股票和农产品品种的上涨。
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都处于历史低位,因此在目前背景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但是并不会出现价格飞涨的局面。相反,如果国际粮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内粮价上升预期,有利于促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还有一些“绝招”,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首先,我国拥有完备粮食储备调控体系。近20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和协调机制,从目前来看,我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无论中央储备粮还是地方储备粮,都非常充裕。
其次,我国还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建立起相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米面油等成品储备,可以满足当地10天至15天供应,调控物质基础雄厚。
再次,今年春耕形势良好,夏粮丰收有保障。目前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各地正在全力组织春耕生产,保障夏粮丰收。
其实,之前我国经受住了汶川地震、冰雪灾害等多发重发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也成功应对了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同样也是自信满满!
灾难面前,让人感慨,钱财物质都不重要了,能平安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而能让人生存下来、源源不断地提供生存必需品的,就是土地。
我们常常羡慕澳洲、美国的大农场,认为其高效,标准化程度高,属于商业上比较成功的模式,本质上它们是工业化的力量在做农业,但是遇到类似今天疫情极端情况下,他们便无力应对。
而眼下的我国,在社会几乎半停摆的状况下,依然维持了十几亿人的生活,这其中,除了我们工业化的力量,更有承载9亿农民的“小农经济”,在起着蓄水池和稳定剂的作用。
大举封城,物资运输受堵,社会经济大受影响的情况下,并无恶性社会动荡事件发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能够自给自足。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关于多国禁止粮食出口,您觉得我国的粮价会受影响吗? 欢迎评论处分享您的观点。
参考资料:经济日报、华尔街见闻、农场主十、中国科学报、中新网、商务部网站、文华财经、柬华日报、第一财经、中华粮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