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上的阴阳学说
1、基本概念 阴阳代表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用这种补素的矛盾观点来说明瓜菜植物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说来,凡具有强壮的、光滑、轻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属于阳。相反的属阴,如植物的表皮属阳,肉体属阴,地上生长的部分属阳,地下生长的部分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低下属阴。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变化的,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决定。阴阳变化规律可以归纳如下几点:一是阴阳的互根,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没有阴,就不能有阳,没有阳,也不能有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植物体各种机能活动(阳)都必须有营养物质(阴)作为基础,没有营养的供给,就无从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活动又是化生营养物质的动力。没有根系的活动,人们提供营养物质就不可能变成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这种阴阳的对立和统一始终贯穿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一旦“阴阳离决”生命也就终止。
2、阴阳的消长 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斗争,如植物机体在进行各种机能生长活动时(阳长)必须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化生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
阴阳既是处于不断消长的过程,因此,阴阳只有相对的动态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植物体中的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的有消有长,有盛有衰,是植物正常生理活动的过程,这个活动过程出现异常,就会发生病理变化。如果植物机体的物质基础(阴)消耗过多,则机能活动(阳)就会相对地亢盛,阴阳的平衡不能维持而产生形体虚弱,叶瘦,杆空,产生“阴虚阳亢”的症候。治疗这种病症要用“滋阴潜阳”法来调整体内阴阳的消长,使之恢复正常,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
3、阴阳的转化 在植物病害发生过程中,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可以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转化,如植物机能盛亢的阳症可以转化为机能衰竭的阴症,像植物烂蔓烂秧,起初狂长而转化为茎虚,虚则被细菌真菌侵入而烂,这就是机体反应机能旺盛的表现。在治疗中,可确认为湿热证,应该用寒凉药来治疗,如茎杆壮。当发展严重阶段出现断秧,萎蔫时植物反而受凉,叶片黄赤。造成机能衰竭,湿热转化为虚寒证,特别在春秋时节,应急用温热药来“回阳求逆”。
4、阴阳一调,病害要消 植物上的病害有很多种,有的有名称,有的没名称;有的是常见病,还有的是疑难杂症。不管病害有多少种,有多么难治,它们的病理只有一个,那就是阴阳失调。植物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所以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蕰藏在植物体的每一个部分,植物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病害。如何减少植物病害?办法就是让植物体的阴阳达到平衡。只有阴阳平衡的植物,才能无病无灾,即使偶有病毒来袭,植株体内的正气也能很快将病毒赶走。所以,只有阴阳平衡的植株才能正常生长。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一为阴,一为阳。阴阳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能量,并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弄清了事物的阴与阳,纷扰的世界就变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了。《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万事万物,不管它呈现什么状态,不管它有多复杂,归根结底,都不过是阴阳的变化,抓住了事物的阴阳,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阳的能量,它具有这样的特征:温热、明亮、干燥、兴奋、亢进、一般来说,上面的、外面的、左边的、南方的、天空的、白昼的、春夏的、运动的,都具有阳的特性。
阴的能量,它具有这样的特征:寒凉的、晦暗的、湿润的、抑制、衰退,一般来说,下面的、内部的、右边的、北方的、大地的、黑夜的、秋冬的、静止的等等,都具有阴的特性。
作者:王代春 锄禾网特聘专家 国际中医农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本文有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搬运,违法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