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理在农业上的运用
易理、易道,使高文化人通达,而善于理解、探研和发挥,使低文化人知理而善于记忆,省悟和运用。当下倡议的中易农业概念,就是传承中华易理传统文化,是中易文化的义演。我国中医的产生,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可说有5000年的历史。五千年来,中医学科运用易理的阴阳五行学说,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开创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科学文化,它凝聚着历代圣贤志土的心血,验证了许多优秀的诊疗方法和药物配方,救了无数病魔缠身的生命。从四诊八纲入手,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宏观理论,比西方的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以生物、化学技术,形成的微观学说高明的多。它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是博大精深文化的中国骄傲。易理的实质是阴阳,阴阳的变化是五行,五行运用是生、克、制、化。阴阳五行如何与当下农业形成对应的关系,是我要说的核心。如土壤,埌土为木,碱壤为火,粘壤为土,沙壤为金,盐壤为水。只要明白了土壤、植物、虫害、肥料、药物所对的五行(也叫定性),运用相生相克的原理,对植物需求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病害,用什么药去治疗什么病害,那就一目了然了。
随唐时期药圣孙思邈,他亲生体验,辗转于邻里乡间诊断治病,走遍山林了解草药的治病特性,是接地气的医学全才。他悟省到"易者,医也,不知易,不为医也",易医是相通的辩证哲理。古代农业不发达,沒把农作物看成是珍贵的生命,因此将易理发展运用到人的生命领域历史悠久,这是客观现实。农业运用易学也有悠久的历史,农书如《管子地员篇》,《齐民要朮》都说明了植物生长条件必需符合其自然规律。当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农业发展误导有偏,对植物不安全,不健康的肥药大量施入土壤,产出有残留毒素的物品,食入人身,严重形成人们心身不安全的环境,怪病癌症频率升高,生命危于人为不道,高呜乎,为人类的健康生存負責,做出自已应做的工作。
当下化学农业泛滥成害,缺乏生态意识,有机意识,以化学肥药谋利的今天,呼于从事农艺工作的人们,从我做起,用自已的知慧,抵制化学、激素肥药的泛滥使用,积极倡导推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中医农业的进程。用生态的、天然的、动植物肥药促进农业的发展。
给植物治病,用植物性中药,生物药,天然矿物药。给植物施肥,用有机肥,生物肥,天然矿产肥料,不含化学及人工合成的激素,这是中易农业的实质概念。为确保产出的食品呈有安全感,必需顺从天义,必须从中易农业做起。
对认识清明人来讲,中易农业做起来并不难,就是从不施用化学肥药、激素开始,用生态的、天然的肥药逐渐校正、消除植物生长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起到雪中送碳的效果。对不懂中易农业的人来说,是难上加难;其认识不清,观念模糊,不停手、不止步、续而施用化学肥药、激素;使植物的生长环境进步雪上加霜,至直推到土壤废异的地步。
在植物病害和施肥方面,使用纯中草药及肥料的难度有两点:
一是有一代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人,也是目前对中易农业认识不清的人,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缺乏中易文化和辩证施治及对症下药的概念,达不到标本同治的要求。农业技术是多边技术,不是单边的技能。
二是真正认识、了解、懂得中易农业的人才缺乏,而天然生物农药、肥料遍地皆有,而是不会应用及利用,认识只有化学肥药才叫肥药。就当前来讲,在农业生产中遇到植物病害多是药害、肥害、激素毒害,真正因气候环境所产生的病害不足于30%。植物也是生命的存在,治疗植物病害与人同属易理,环境太过或不及是发病之根源,治病手段不外乎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之法。不及者虚则补帮,太过者实则泻克,阴阳协调病害就少,给植物看病继乘传统文化,辩证施治,用阴阳五行生、克之法,中医之手段,治疗植物病害容易的多。植物病害成之有因,病在物体有之位,治病明其理,应症有其药,植物才能健壮生长。
作者:王代春 锄禾网特聘专家 国际中医农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本文有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搬运,违法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