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第二批省級示范農業主題公園名單出爐,全省有47家農業公園榜上有名。瀘州市合江縣荷塘荔色主題公園、納溪區梅嶺茶葉主題公園、古藺縣雲上牛郎現代農業主體公園上榜。
夏天時游人在荷塘觀景賞花。川江都市報記者 曹衛兵 攝
合江縣
荷塘荔色主題公園
賞荷花、摘荔枝,踏青嘗美食
瀘州市合江縣荷塘荔色主題公園位於合江縣荔江鎮柿子田村(原合江鎮柿子田村),位於合習公路和產城大道旁,距離縣城2.5公裡,距瀘渝高速公路3公裡,距瀘州市45公裡,距重慶市主城區150公裡。
“該主題公園深入挖掘了柿子田百年老荔枝林悠久的荔枝歷史文化和荔鄉情懷,積極推進特色產業與鄉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按照品精品荔枝,賞仲夏荷花,體驗農家風情的定位打造。”據特色產業科工作人員胡淑賢介紹,荷塘荔色主題公園核心區主要包括“清韻荷花觀賞區、綠色蔬菜種植區和優質荔枝採摘體驗區”三大區域,其中觀賞荷花面積200畝,綠色蔬菜面積300畝,優質荔枝5000畝。發展多種形式的農家樂、民宿,用荷葉、蓮藕、荔枝等食材,打造農家風味特色菜肴,讓游客感受舌尖上的“荷塘荔色”。主題公園內有特色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農家綠色無公害蔬菜,觀景荷花池,百年老荔枝林,游客“游購娛”幾不誤,成功打造集農業觀光、踏青賞花、採摘體驗等為一體的多元化鄉村旅游業態。
目前“荷塘荔色”主題公園已初具雛形,一是已在園區建成6.5米寬白加黑旅游車道2.4公裡﹔二是園區內設置採摘體驗點15個﹔三是建成農家樂8家﹔四是停車場、公共廁所、游步道、垃圾箱、廊道等配套設施基本完善。下一步擬投資8000萬元,以柿子田村大廟沱半島為核心,圍繞荔枝產業,打造文化體驗區、兒童游樂區、特色休閑區等景觀休閑區,開發大廟沱“歡樂島”生態游樂園項目。
納溪區護國鎮梅嶺村特早茶採摘 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納溪區
梅嶺茶產業現代農業主題公園
茶產業為主 打造綠色生態屏障環境
納溪區梅嶺茶產業現代農業主題公園位於護國鎮梅嶺村,毗鄰鳳凰湖風景區,距離納溪城區24公裡。全村建有規范化茶園基地4個,面積1.2萬畝,年茶葉產量1萬余噸,是一個以茶產業為主的現代農業主題公園。
據了解,該公園開展以生態茶園觀光、茶藝表演、茶葉採摘、水產品垂釣體驗、旅游、餐飲、休閑、住宿為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旅游。園區主要包含精品茶園基地800畝、茶產品研發中心、鮮茶葉交易集散市場、茶文化一條街、制茶工藝體驗及休閑、特色茶產品電商營銷中心、護國紅色文化館、香化彩化風景帶、環形公路和步道、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等。
建造水體養殖和休閑垂釣體驗園800畝。打造“鳳凰湖-梅嶺”沿線茶旅結合休閑觀光園300畝,新建碉樓文化體驗園200畝。整合梅嶺片區文化資源,規劃100萬元投資新建香化彩化花茶風景帶,以“中國特早茶之旅”為主線,結合農家休閑區、茶園觀光採摘區、茶葉生產工藝區、茶園示范科技區四大功能分區,成立特色茶產品電商營銷中心、環形公路和步道、休閑文化廣場,體現“迎賓、採茶、制茶、品茶、研茶”的文化脈絡,開展以餐飲、娛樂和高檔住宿等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觀光旅游。
“梅嶺茶葉公園年吸收觀光、體驗、採摘、消費的游客約10萬人次,可給當地的農戶、企業等帶來直觀的收益。”胡淑賢介紹,重要的是,茶葉公園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科技進步,更好地把先進茶葉生產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茶葉公園在優化納溪區農村產業結構的同時,還將新增就業崗位。通過高標准生態茶葉示范基地建設,將起到淨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梅嶺茶葉公園建設將進一步改善納溪區的生態環境,形成高產、優質、合理的茶樹生態群落,有利於建立長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防止水土流失,調節小區氣候,增大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特別對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意義。
古藺縣
雲上牛郎現代農業主體公園
打造烏蒙山區特色休閑康養極佳區域
雲上牛郎現代農業主體公園位於古藺縣護家鎮、觀文鎮交界,涵蓋護家鎮農場村、紅響村、桂香村、天堂村,觀文鎮建設村、鳳鳴村、民樂村共7個行政村,距古藺縣城約20至30公裡。公園具有典型的烏蒙山區特色,可同步發展鄉村旅游、特色種養殖產業。
據了解,園區核心區總規劃面積3萬畝,規劃總投資3億元,建設期為5年,圍繞“一園二帶三區”空間布局,一園即包含雲牛郎智慧牧場、北歐體態家庭牧場、飛地扶貧養殖場構成的生態循環集中養殖產業園﹔二帶即發展以牧草、青儲玉米、紅糧為主的農作物種植產業帶和發展以脆紅李、獼猴桃為主的特色經果林種植產業帶﹔三區即雷公山萬畝天然牧場放養區、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示范區、農旅觀光休閑康養區。
“目前,該公園已建成一個生態循環集中養殖產業園、農作物種植產業帶和經果林種植產業帶,還有一個一個生態放牧區、一個資源化循環利用示范區。”胡淑賢介紹,下一步擬建設1個1000頭肉牛標准化集中育肥場,1個年存欄400頭母牛的肉牛良種繁育示范場。同時,還擬建設1個萬畝有機高粱示范基地,擴建以脆紅李、獼猴桃為主的經果林產業帶4000畝,同時完善園區冷鏈物流建設。
目前園區休閑康養區建設已初具雛形,一是已在園區入口建成1個極具特色的古典木建筑接待中心,集服務接待、餐飲休閑、農特產品展示於一體﹔二是園區內雲牛郎智慧牧場、家庭牧場、有機肥廠、萬畝天然放牧場具備養殖生產體驗功能,2萬噸有機肥廠具備牛糞有機肥生產參觀體驗功能﹔三是已建成的雲管理總控中心具備科普教育培訓功能﹔四是脆紅李、獼猴桃園區已具備種植採摘功能﹔五是園區內中華石林盆景園、玉龍湖泊、天生石橋、天星水庫、大美青山等具備休閑觀光功能﹔六是雷公山天然牧場具備滑草、攀岩、騎行、騎乘、婚紗攝影、露營、燒烤、戶外運動、岩蜜養殖體驗、休閑康養等功能。
川江都市報記者 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