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绿色植保

邹城市积极开展小麦越冬期调查 及早谋划早春麦田管理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1-31

新春将近,邹城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冒着严寒深入田间认真开展小麦越冬期苗情、土壤墒情、病虫情况考察并综合分析,制定下发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布局谋划今年早春麦田管理,立足部分麦田受冻较重,存在旺苗、深播弱苗、晚播弱苗苗情较差的实际,做到因地因苗加强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促苗早发稳长,加快苗情转化升级,保稳控旺,促弱转壮,构建合理群体结构,确保小麦稳健生长。具体措施做到“四要”。

一要适时划锄,及早镇压。划锄不仅能保墒、增温、灭草、促进根系生长和促苗早发,而且有控旺防冻作用,镇压则可以对坷垃较多、管理粗放麦田起压碎土块,弥补裂缝作用。镇压划锄相结合,要先镇压后划锄,各类麦田力争全面划锄,旺长麦田、旱地麦田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控旺转壮,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特别是晚播弱苗麦田要早管促早发,争取春季分蘖成穗。划锄要注意弱苗宜浅,旺苗宜深,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避免发育过早,遭遇春季倒春寒和晚霜冻害等自然灾害。

二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倒春寒早春冻害。倒春寒早春冻害已成为早春常发灾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防御早春冻害。一旦发生倒春寒,应及时适量浇水、补施尿素等速效氮肥7.5~10公斤,促进高位蘖生长,同时结合叶面喷肥,喷施天达2116、赤∙吲乙∙芸苔、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快速生长和潜伏芽快发,保障成穗数和穗粒数,最大限度降低冻害造成的损失。

三要因苗施策,科学追肥浇水。播种后一水未浇麦田或旱地麦田如有水浇条件要在土壤解冻后抓紧浇返青水。浇水要在午9点至下午3点小水细灌,禁止大水漫灌。此时土壤未完全化冻,大水易将水积在根部,阻止新根喷发,形成发育推迟的小老庙,甚至渍水死苗。一类苗和旺长麦田不浇返青水,可推迟到拔节前浇水,过旺麦田浇水应推迟到拔节后进行。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晚播弱苗麦田要在春季返青后借墒追肥5~7.5公斤,促苗早发、促苗转壮。冬前浇过水底墒适宜的一类苗和有旺长趋势的群体偏大麦田,要继续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推迟到拔节期追施氮肥,同时在起身前喷施麦业丰、麦巨金等化控剂实施化控,抑制制基部节间伸长,预防后期倒伏。旱地麦田早春要在早春镇压划锄的基础上,抓住土壤返浆阶段趁墒亩耠施尿素10~12公斤。发生冬季冻害较重的麦田要早管促早发,土壤解冻后及时施肥浇水,促进春蘖早发,保障亩穗数。

四要及时防控病虫草害。早春是麦蜘蛛、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加强预测预报,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实况,选用对路药剂,精准施药,绿色防控。根部病害可用噻呋酰胺、唑醚∙氟环唑或丙环唑.嘧菌酯对水顺垄喷小麦根部。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麦蜘蛛可用阿维菌素、唑螨酯等农药。对于田间杂草较多、冬前未进行划锄的田块,根据田间草相选用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或二磺∙甲磺隆等在小麦起身前防治。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