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绿色植保

冬季低温大棚蔬菜管理工作要点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1-21
【冬季低温大棚蔬菜管理工作要点】冬季随着光照时间的变短,以及光照强度的变弱,蔬菜植株的光合作用也会相应的减弱,光合产物减少。而且随着冬季的气温下降,蔬菜大棚内的地温也开始下降,有可能会造成蔬菜植株的长势衰弱,果实生长不良等问题,那应该如何解决呢?冬季低温蔬菜应该做好哪些管理?
  

一、把控好温度

  1、把大棚内的温度调整到蔬菜适宜生长的范围内,可以将棚室内的温度计多挂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7℃,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左右,那么作物主体枝叶处的温度恰在27-30℃之间,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

  2、棚室栽培,覆盖地膜,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从而加速大棚蔬菜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叶片温度,其叶片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5℃,控制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

  3、提高棚内气温,利于地温的提高。如果蔬菜大棚内的地温偏低,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蔬菜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差,有可能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一般来说,白天土壤5cm深处温度可比棚内气温低5-7℃,夜间土壤5cm深处的地温要比气温高3-5℃。

  二、合理把控大棚蔬菜湿度

  1、控制蔬菜浇水的次数,减低棚内的湿度,但要保证水分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2、给大棚覆盖无滴膜,能够降低空气湿度。

  3、垄作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降低空气湿度

  4、蔬菜要合理密植,以利于通风透气,降低空气湿度。

  5、在定植后覆盖地膜前,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6、在保证大棚蔬菜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及时通风,排出湿气。

  三、提高大棚蔬菜的地温

  冬季大棚蔬菜栽培的过程中,最好使用透明地膜,不仅可以提高地温,还能够若兼具除草功效,同时还要做好蔬菜植株整枝打杈,调整田间结构的管理工作。

  此外,冬季低温大棚蔬菜除了做好以上几点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及早给蔬菜补充营养, 做好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