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生态养殖

种养结合“变废为宝”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8-14
「本文来源:安徽日报」
 
“我这个养殖场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现存栏生猪4000多头,其中母猪600头,整个猪场一年能繁育猪仔10000多头。”近日,在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养殖大户宋崇云一边指挥工人干活,一边介绍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记者在他的良种猪养殖基地看到,晾晒棚、集污池、沼气池等环保设施一应俱全,几乎所有的养殖废弃物都能综合利用,基本做到零污染。
 
今年54岁的宋崇云,2012年开始建养殖场,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开始资金比较紧张,猪场的规模只有现在的一半,而且设备条件差,排泄物到处都是。现在聘用20多名工人,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防疫防病技术也增强了。”
 
为实现变“粪”为宝、种养双赢,宋崇云去年又投资20万元,试点肥水管网还田,购置加压设备2套。同时,他在养殖基地周围流转400亩土地种植农作物,养猪场的粪便经发酵池处理后,再掺水稀释,然后通过加压泵传送到农田再利用,实现种养结合绿色发展。
 
“这个沼气池4米深、20米长、15米宽,产生的沼气可以供我们烧开水、做饭使用,还可以发电。那边是一个肥水储存池,长50米、深3.5米、宽3.5米,平时把肥水储存起来,灌溉农田时再用。”宋崇云说,肥水使用效果不错,可以减少15%的化肥使用。
 
涡阳县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其中规模养猪场400余家。如何处理畜禽粪污,成了当地政府和养猪场主的难题。近几年,为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该县积极探索畜禽粪污利用模式,按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工作思路,引导规模养猪场利用管网,把发酵好的肥水适时还田,走出一条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该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永立说,肥水还田既解决了养猪场粪污处理的问题,又降低了化肥使用量,有效改良了土壤环境,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目前,该县已有11家规模养猪场主动铺设管网进田,铺设管网26公里,覆盖周边1万余亩农田。随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该县将进一步推广肥水管网还田模式,实现种养结合、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