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疏调养生谈》中医养生抗疫心得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3-29

中医药在三年来的抗疫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的“三方三药”等系列中医方药,在阻断病情发展,减少重症,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疫病的基本方法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病力,生存力。袪邪就是祛除侵入人体的病毒,细菌及各种病理产物。其实,除了临床众多的方药外,中医还有很多非药物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两种中医养生抗疫方法。

 

 

“六字诀”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中医养生方法,是通过呼吸吐纳调节人体气机的锻炼方法。而新冠感染主要是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所以,特别适合应用“六字诀”养生法,通过锻炼,预防和治疗新冠。

 

 

中医养生“六字诀”,是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人体意念和肢体动作的导引,以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调节人体的气机平衡,提高人体五脏和三焦的功能水平,保持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唐代名中医孙思邈,按照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养生、防病、治病的基础。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六字诀”流传至今,在功法上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脏学说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动作和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的循行规律。“六字诀”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读音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形成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进而达到调整人体脏腑气机平衡的作用,在众多的中华传统养生气功功法中独具特色。“六字诀”在注重呼吸吐纳、吐气发声的同时,配合了科学合理的动作导引,内调脏腑,外练筋骨,功法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圆转如意,如行云流水,婉转连绵,似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具有浓郁的养生气功特色。

 

 

人体在行走、站立、坐卧中均可锻炼“六字诀”,锻炼时宜全身放松、心情舒畅、思想安静,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对于动作幅度的大小、呼吸的长短、练功次数的多少,都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练功结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动作,如搓手、擦面、全身拍打及散步等,以便从练功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

 

 

经络拍打法

 

 

新冠感染后,患者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否则,易患心肌炎。由于病情影响,很多患者病后出现神疲乏力等症,在家中不是坐着,就是躺着,基本不运动。《黄帝内经》有云:“久坐伤肉,久卧伤气”。过量运动或运动不足均不利益人体患病后的康复。经络穴位拍打法运动量较小,特别适合新冠感染者的康复锻炼。

 

 

经络和穴位是中医学文化对人体特有的认识,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经脉上分布有数百个穴位,每条经脉和穴位都有其特定的运行轨迹和治疗作用,因此有“经之所至,病之所治”的说法。

 

 

经络拍打养生法通过拍打周身的经络、穴位,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振奋阳气,驱除阴寒,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血脉通畅,获得濡养,从而辅助人体正气,祛除邪气,平衡阴阳,防治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拍打全身的肌肉、关节、皮肤,能够扩张和开放人体的毛细血管,增加血液流量,加速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排除血管内壁上的脂质物,降低血压,调节神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生命活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防治疾病,延年益寿。

 

 

周身拍打的顺序: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腹部,背部,腰部,上肢,下肢。

 

 

经络拍打的顺序: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督脉、任脉、带脉、维脉、跷脉。

 

 

重要穴位的拍打或点按:百会、风池、大椎、曲池、内关、合谷、中脘、气海、关元、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及耳部诸穴等。

 

 

经络拍打可用拳、掌或专门的拍打工具进行,点穴按摩可用手拇指、食指点按,先轻后重,反复多次,每条经络拍打3至5次,以热为度。头部宜轻,四肢宜重,胸腹宜轻,腰背宜重,循序渐进,熟能生巧。

 

 

“六字诀”和经络拍打法其实就是中医养生的疏调法,先呼吸吐纳,再拍打经络,通过呼吸吐纳和拍打经络能够疏通、调理人体的呼吸系统和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对改善症状反应,缩短病程,促进康复,有一定的效果,方法简便易行,容易坚持,值得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