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是《黄帝内经》中对于春天的论述,也就是说:春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界相应,也处于阳气升发、阴消阳长的阶段。但很多人却在这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常常感到昏昏欲睡,也就是所谓的“春困”,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医认为导致春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与冬天的养护不足有关,冬季是闭藏的季节,阳气深伏于体内,因此冬季要避寒就温、神志内收、不要过度操劳,顾护好阳气以提供春生的需要,若不注意损伤了阳气,就会导致春季阳气升发不足,从而引发春困;二是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我们都知道春季是肝脏所主,只有保持肝气的舒畅条达,才能使阳气自然升发,若肝郁不畅就会影响阳气的正常升发,从而引发春困;三是脾的运化失常,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虚或脾湿则会导致运化失常、清阳不升,从而引发春困,同时还可能伴有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或腹泻等症状。那我们如何缓解“春困”呢?
日常三点预防春困
睡眠充足《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充足的睡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夜间睡眠足够也有利于抵抗白天“春困”带来的疲劳感;另外,保证良好的睡眠还要做到“睡后勿思想”。同时午后也可适当小憩,闭目养神,使我们的机体得到有效的调整,缓解疲劳。
饮食调养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脾失运化,水湿内停。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易困阻脾阳,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由于湿性重浊黏腻,人体易感到疲乏、嗜睡。因此,健脾祛湿能够有效地解除春困。像怀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物,都是健脾祛湿佳品。春季也要多吃绿色的“香”菜补助阳气,比如香椿、香菜、香葱、韭菜等。韭菜,又叫“初春第一蔬”,味甘性温,有温中下气、养阳的作用,脾胃虚寒者尤为适合。香椿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人体的应激能力,常吃可以消除春困,提升精力。
户外运动“动则养阳”,春季阳气初升,阳主动而阴主静,阳气充足,机体活跃,则困倦自除。运动有利于气血的运行,还可以让四肢的肌肉得以舒展,帮助细胞和组织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让大脑变得更加清醒,进而缓解“春困”。
春天里最好的户外活动是踏青出游和放风筝,尤其放风筝时的跑动、牵线和控制,可以促进身体四肢、大脑和眼睛的协调。风筝高飞时,眼睛远眺,双目的肌肉得到调节,既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明目养肝。
中医手段缓解春困
梳头按摩早晚用梳子或者指腹从前额发迹处开始梳捋,经头顶,一直到脑后,再从前额发迹移向耳侧发迹。途经百会、风池、太阳等穴。动作轻柔缓慢,可以有效刺激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丰隆穴等健脾化湿要穴;推敲肝胆经,揉捏太溪、昆仑穴,有助肝气升发,缓解疲劳。
中医养生操八段锦、太极拳等,常练习可疏通全身经络。
再给大家介绍两款改善春困的药茶▼
◆舒肝茶
成分:玫瑰花、茉莉花、陈皮各6g,薄荷、甘草各3g
方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适宜人群:肝郁气滞者
◆健脾茶
成分:黄芪、陈皮、葛根各6g,大枣2枚,甘草3g
方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适宜人群:脾虚者
“春困”可能是病
对于“春困”,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由于春季天气渐暖以后,身体的汗腺、血管由冬天收缩的状态转为舒张,外周血液循环逐渐旺盛导致大脑供血相应减少,缺氧而引起的。这是人体对自然变化的一个正常反应,随着身体对气候的逐渐适应会自然缓解。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如果经过上述调整,倦怠乏力、嗜睡表现依然明显,一天之内发作几次、十几次,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应引起警惕。
◆急性脑血管病变
中老年人易于困乏,或睡眠不足时哈欠频频,甚至伴有说话口齿不清的情况,一定要警惕中风的发生。80%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因大脑缺血缺氧而哈欠不断,其中哈欠频频、流口水、嘴歪斜、言语不流利、身体不听使唤属于中风的强预警征兆。中老年人的“春困”严重到突然出现嗜睡、唤醒后数分钟又继续睡、甚至呼之不应的状态,应首先排除急性脑部病变,比如脑部炎症、脑肿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疾病等。一旦发现异常,尽快就医,尽早明确诊断,争取良好预后。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于正常人群,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使神经反射减退,引起嗜睡。此外,糖尿病发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也会出现嗜睡。因此,若糖友们出现尿多、皮肤干枯,特别是出现口渴、虚弱无力、整天昏昏欲睡表现的时候,一定警惕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将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最终目标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嗜睡症
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过多,不分场合的困乏思睡,常导致身心痛苦或职业、社交等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也可引起认知功能改变,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思维能力减慢、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嗜睡症常因酒精、药物、躯体疾病所致,与心理因素有关,并非睡眠不足及精神障碍所致,应与春困加以区别。
当疑似嗜睡症时,应严格作息时间,多运动,进行心理调节。若难以改善,应及时就医,寻找可能引起嗜睡症的原发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见表现有易疲劳、常犯困、嗜睡、怕冷、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且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对周围的事情没有兴趣,女性多见。若有上述表现,可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以排除或明确诊断;确诊后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人群会出现疲乏、困倦和周身无力。重者可有肌无力、肢体软瘫、反应迟钝,甚至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难、心律失常等严重表现,可危及生命。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疾病使用排钾利尿剂时,正常饮食的健康人群不易出现。
低钾血症人群饮食中应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菠菜、香蕉、橙子。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血钾水平,明确原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人民网-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