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脾主运化,喜欢干燥的环境,而夏季的天气炎热高温同时又多雨,让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这是脾胃不喜欢的,因此容易出现问题,所以中医认为,夏季养生一定要注意健脾祛湿。
通过穴位按摩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
脾胃的健康和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很多健脾的方式都是从饮食做起,而中医养生的方式,除了饮食养生还有经络养生,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按摩、针灸、艾灸等方式,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夏季想要健脾祛湿,可以对下面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艾灸。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 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 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3. 承山穴
承山穴,简单的来说就是在我们的小腿背部中间的地方,通过揉按或者艾灸承山穴,可以治疗一些肠胃疾病,如便秘等,也能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
4. 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是在腿内侧,膝盖有一个凹陷的地方,这个穴位有清热利湿、健脾益肾的功效,通过点揉或者按摩这个穴位能够缓解腹痛、水肿等疾病症状,常对这个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排出体内的湿气,帮助健脾祛湿。
5. 涌泉穴
简便找涌泉穴的方法:将脚趾头向下弯,在脚心处会形成一个凹陷,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涌泉穴。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这几个穴位,都是能够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健脾养胃的,平时可以多揉按,每天几分钟,按至穴位酸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