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了解一下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1-14
养生应该随着天之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适时而行。冬季养生应以“藏”为主,而人体之中肾主藏,所以冬天养生重点祛寒就温养肾进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点冬季养生小常识。
1、进补。冬天属水,而人体的肾亦属水,到了冬季,肾较易受到伤害,所以冬季养生应顺应了自然界和人体阳气下降潜藏的趋势注重补肾。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两类,但是补也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一般阳气偏虚的人,可选羊肉、鸡肉、狗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对于不宜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另外,五味中咸是入肾的,而甘是克肾的,了解这些,在冬季进补时就可以多一些选择。
2、护脚。冬季健脚即健身。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脚上的穴位多,护脚同时护住身。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用心护脚,冬季养生才能事半功倍。
3、多喝水。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仍然需要水分滋养,一般每日补水应不少于2000~3000毫升,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在冬季就算不渴,也要多喝水。
4、适当出点汗。冬季属阴,养生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所以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才能强身体,切不可暴暖出大汗。
5、防病。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加剧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严重时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
6、早睡。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并且充足的睡眠也可以起到缓解因为平时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精神疲乏。
7、少洗澡。现在人们每天沐浴已经成为习惯,但是冬季频频沐浴,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易感寒生病。所以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较合适的,南方冬季3天洗澡一次较合适。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