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养生是个大课题:四季养生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4

  养生的目的就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未病先防,另一个就是已病防变。

  因此,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它的目的也是预防疾病,治未病。那么四季养生怎样才能预防疾病,治未病呢?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则会损伤肝脏,因此春季要善养肝脏;

  春养肝

  夏季:是草木繁茂秀美的时节,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则会损伤心脏,因此夏季要善养心脏;

  夏养心

  秋季:是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的时节,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如果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损伤肺脏,因此秋季要善养肺脏;

  秋养肺

  冬季: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节,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无扰乎阳。如果违逆了冬藏之气,就会损伤肾脏,因此冬季要善养肾脏。

  冬养肾

  长夏养脾胃:长夏是指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此时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天气最为炎热,但同时降水偏多,湿度较大,故“湿”是长夏时节突出的特点。故两暑期间,防暑强身在于顾护脾胃,养护脾胃之要在于祛湿健脾。

  长夏养脾胃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到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者生,逆之者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内阁”。

  翻译过来就是: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所以四时养生的总原则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为春、夏阳气主导,秋、冬阴气主导,所以春天和夏天要养阳,秋天和冬天要养阴。

  《黄帝内经》

  那么怎么来养阳,怎么来养阴呢?

  “以从其根”,这个“从”的意思就是随的意思,顺应它追随它。就是顺着它来养,顺着做就行了,“根”是什么,“根”就是四时阴阳。总的来说就是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应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

  那么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会怎么样呢?

  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摧伐生命的根本,破坏真元之气。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生长收藏的由来,是盛衰存亡的根本。如果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才可以说懂得了养生之道。

  “圣人行之,愚者佩之”,道是圣人所去走,去实行,去遵循的。愚蠢的人呢?怎么样?是佩服它吗?这里的“佩”不是佩服,这个“佩”可以写作“背”,就是违背。对于养生之道,圣人去实行它,实践它,愚蠢的人则违背它。

  那么后果会如何?

  顺从阴阳的消长就能生存,违逆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安定,违逆了它就会祸乱。如果背道而行,就会生病。

  最后关键点来了: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意思是:所以圣人不去治那个已经得了的病,而去治那个还没有得的病;不去治那个已经发生的乱世,而去治那个还没有发生的乱世;这就叫做治还没有得的病。

  那么怎么治未病,治未病的核心是什么?治未病的核心就是养生。中医有一个说法叫: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这样说来中医养生就是“名副其实”的上工了。

  总而言之,《黄帝内经》了不起的地方,不是说已经得了病之后再去治,而是治未病。如果已经得病了,你才去给它吃药,骚乱已经形成了,你再去治理它,这就好比渴了的时候,你才去打井,战争发生了,你才去铸造兵器一般,不是太晚了吗?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