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夏至养生:中医教你夏至如何养生!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6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交节点。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可以怎样消暑
 
01
 
补水分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
 
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所以夏天出汗多,每日必须补2000ml以上足够的水分。同时也可饮用适量的解暑饮品,如喝些绿豆汤、酸梅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02
 
心静则暑消
 
夏天气温高,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因此精神调养很关键。
 
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我们应该保持神清气和,心胸平静,保持积极心态,尽量少发火。还应该培养乐观的性格,这样有利于气机的通泄。
 
03
 
睡午觉
 
天气炎热,很多人睡眠也不好,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子午觉”可说是补充睡眠的不二法则,即:在“子时”(夜半,夜间23~1点之间)和“午时”(正午,11~13点之间)睡眠。“子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衰弱之时,“阳气尽则卧”,此时最适合睡眠,且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好,常事半功倍。而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阴气尽则寐”,感到疲倦,不妨休息半小时,这样一觉醒来,工作效率也会提高。炎夏时候的午睡也能降低脑溢血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夏季饮食调养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节季,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至除了饮食清淡,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夏季因为多汗,体内的盐分损失过多,此时应该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
 
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推荐饮食
 
一、荷叶茯苓粥
 
 
[配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
 
二、 凉拌莴笋
 
 
[配料]鲜莴笋350克,葱、香油、味精、盐、白糖各适量。
 
[做法]莴笋洗净去皮,切成长条小块,盛入盘内加精盐搅拌,腌1小时,滗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匀。将葱切成葱花撒在莴笋上,锅烧热放入香油,待油热时浇在葱花上,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
 
 
推 荐 饮 品
 
 
山楂汤
 
做法: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绿豆酸梅汤
 
做法: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冰镇西瓜露
 
做法: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又是一年夏至时
 
天时渐短,光阴渐长
 
早时沐浴晨光
 
午时倦听蝉鸣
 
夜里轻扑流萤
 
万般美好,由此而生。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