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泉州尚未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在市卫健委指导下,泉州市中医院就组织十多位专家,参照全国防控指导方案,结合泉州地域、气候的特点,制定了泉州版的防治方案。当泉州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5位中医专家根据临床症状辩证,全程参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老中医建议,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提升正气来预防病邪入侵。
扶正祛邪 预防为主
据悉,此次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轻症的病人,大部分通过中药来医治。其中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总有效率97%,无一例患者由轻转重的佳绩。早在2003年抗击SARS的过程中,中医着力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症候而辨证论治,防治强调“扶正与祛邪”结合,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提升正气来预防病邪入侵。泉州市中医药学会推荐提正气中药方:
黄芪15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连翘15克,玉竹15克,百部15克。
草药水煎服或将中药配方颗粒混合,加热水溶化冲服。1天1剂,早晚分2次服用。
可预防服用3—5天。儿童剂量减半,孕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该方制作者、泉州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刘德桓介绍,中医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对呼吸道传染病有许多认识,中医称其为“瘟疫”“时疫”“风温”等范畴。其感染人体发病相似,相互传染,即《黄帝内经》“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中医认为,病邪是通过口鼻侵袭人体而发病,先贤们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治疗发热感染类疾病行之有效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银翘散、达原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
刘德桓表示,肺是人体的“娇嫩”器官,怕寒、怕热、怕燥、怕脏,且肺经口鼻皮毛与外界相通,易受到损伤。中医认为,人之所以感染病毒,一是因为病毒的传染性强,二是人本身的正气不足,即抵抗力不足。所以,病邪通过口鼻、呼吸道侵袭人体而发病。制作这个方子,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体的正气,抵御邪气。比如,这个方子中的黄芪、防风、白术就是增加人体正气的主方;连翘有清热解毒、清肺热的作用,即西医所说的抗病毒作用;玉竹则有养肺生津的功效;百部是温润的药,具有温肺的效果。“这个方子主要以预防为主,较为平和,适合正常体质的人,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服用。”刘德桓说。
运动强肺 饮食养肺
此外,通过运动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也是一种预防的手段。“运动量要把握好,不要剧烈运动。”刘德桓说,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如散步、慢跑、爬山、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能保持和增强肺泡弹性,改善肺功能。同时,应特别注意呼吸系统的锻炼,可深呼吸使肺扩张,增强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抵抗力。提倡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
在饮食方面,咽干咽痛、久咳不愈等人,要避免吃麻辣煎烤等燥热性的食物,而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比如白木耳、燕窝、芦根汤、枇杷膏等。
□本报记者 许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