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养生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17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药称之为“解渴”。糖尿病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但要注意的是,四季变化、爱情、吃饭等多种危险因素是诱发和恶化糖尿病的因素。

因此顺应四季变化,适当调节情志,掌握好饮食规起居对于糖尿病病人至关重要。

 


  •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

医疗保健是一种真正自然的健康状态,从内部培养到外部环境,从身体的内部和器官到追求平衡,再到外部自然发光的健康。

糖尿病常用的中医养生方法有精神养生法、起居养生法、运动养生法。

1。精神健康法精神健康法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消除贪婪,改正自己不良的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整情绪,平静、乐观、开朗、活跃,以健康的长寿为目的。

而情志异常也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灵枢•五变》曰:“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其意思是生气就会倒气,积累在胸部,血气逆行,皮肤膨胀,血液不流通,血液淤积,热量上升,真液消耗和消瘦,因此消失了。

从此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怒也会诱发消渴。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恬淡虚,真气存之,精神内受,病安从来。”说明调摄情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恶劣情绪会增加血糖,分泌大量身体的特定应激激激素,例如胰岛素对胰岛素有不同程度的对立作用的胰岛素、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所以糖尿病病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2.起居养生法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阴津不足、燥热内盛。

熬夜等日常生活受到干扰,阴蒂造成的损失太大,阴肺生成的内热,内热消耗造成的阴疹,会引起糖尿病或恶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应该顺应四时的变化,使机体处于平衡状态。

四季的蜻蜓必须根据自然气体的变化,早晚分割。

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顺应春阳生发之气;夏季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顺应夏季华秀之气;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应秋令收敛之气;冬季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应冬日收藏之气。

故大家应该利用四时的变化来增强体质,使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始终和外环境的整体相统一,以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3.运动养生法

运动养生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配合,动静相结合。汉代医家华佗曾提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中医的运动养生为了培养心灵,只有调解意识;为了促进气体、运动和血液运输,调整呼吸到气体线上,周氏流动着整个身体;用气体塑造形状,通过体形和肌骨关节运动,通过主经脉,营养整个身体。

中医的主要运动养生方式为: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等。

 

 

研究表明气功可以调整神经、内分泌紊乱,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作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因此糖友应该加强和重视中医健康。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