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细嚼慢咽,是中医亘古不变养生理论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16

传说中的4000年美女鞠婧祎,天生丽质也要后天保养,一口面包咀嚼了32下,有超乎常人之举,才有超乎常人之得。

美女与野兽,差着30下咀嚼的距离

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随便嚼一嚼,甚至有人调侃自己说 面包在自己嘴里活不过两秒。野兽派画风赫然眼前。

 

那么问题来了,狼吞虎咽,真的会变丑吗?

来看看直击灵魂的三个问题:

① 你是不是以为,吃的粗速,就可以不吸收,反而会变瘦?错!咀嚼的过程其实是加工食物的第一步。

很多人都知道甜食和肥肉容易让人生痰湿而变胖,往往忽略了主食——不是我们吃得太多(很多人都已经非常克制,「五谷为养」该吃还是要吃),而是咀嚼得不够彻底。

米、面这种淀粉类食物,想要消化它,都是先通过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成糖,才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充分的咀嚼呢,相当于是用唾液充分包裹食物,也就加强了唾液淀粉酶与淀粉的融合,消化效率大大提高。

口腔不努力,脾胃就要多干活!后果就是脾胃会更累,慢慢的消化系统会变弱……于是很容易有积食,那些运化不了的半成品,就都堆在体内成了痰湿胖。很多人肚子大,口臭、胃肠湿热,不一定是喝酒吃肉,还有可能是没有消化的米、面主食在作祟。

说白了,当你狼吞虎咽,吃下去的粮食会活生生堵成了肥肉!

唾液淀粉酶:不想长肉?要靠我!多嚼一嚼,我才会出现!

② 狼吞虎咽,我看起来充满活力?错,你越贪吃,越没有精气神!

嚼得少,吃得快,大脑反应不过来,吃的就多。渐渐,你只有贪吃之功,根本没有消化之力!

刚才也说了,吃了不嚼,脾胃多劳,脾胃干不动了,吸收的能力就慢了,本来身体就吸收得少,气血不足,它们还堵在你的中焦,清气不能上荣。

渐渐,脸上长痘,脸色暗淡,而因为没有吸收多少,你反而觉得更饿了,如此,你为了获取能量,只能吃得更多,可是,即便囤积再多,也转化不成你想要的精气神。

于是,你越吃越快,越吃越肥,越吃越颓。

③ 吃得快,嘴巴动得少,我的脸会变小?嚼得少,脸上嘟嘟肉跑不了。

很多人脸上的嘟嘟肉,婴儿肥,也和吃饭不好好咀嚼有关。大家都知道,运动能消化身体上的脂肪,让肌肉的线条更好看,好好的嚼一嚼,让脸两侧的肌肉也得到运动,并不会变胖变壮,反而会让你的脸部线条更好看。

想变美丽,细嚼慢咽才是王道!

认真咀嚼 是中医亘古不变的养生理论。《养生庸言》:「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千金翼方》主张「食无大言」,也就是说,吃饭就认真吃,多嚼少说,以利消化。

另一位自律偶像,蔡徐坤,一口饺子,嚼了93下。身材出众,自律更是满分少年!

真是肥从口入,变瘦变美,当要从咀嚼开始!吃得好,不如嚼的好!

吃进去的东西得到了充分咀嚼,淀粉酶的充分包裹,身体充分吸收,效率大大提高之后,你真的就不需要吃那么多。会超级有饱腹感~

特别是30岁前胃养人,30岁后人养胃。多嚼一嚼,再有意识的吃7分饱,脾胃不累,身体还能有足够的营养等到下一顿(劳动量大的人除外)

脏腑也帮你来咀嚼!

说完了嘴巴的咀嚼,再来说说脾胃。脾开窍于口,食物进来,嘴巴先吃,然后脾再运化,嚼一嚼,给脾胃减轻负担,等到让脾「嚼」的时候,就更高效地转化出更多有效养分,供给身体,而不是一堆糟粕。

健脾,就是让脾更好的运化,好好发挥内在「嚼」的作用。

脾的重要功能——运化食物,先「化」后「运」。「化」是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中医认为胃的消化能力跟脾是息息相关的,脾胃不分家,解剖学胃的消化功能是归在脾的运化功能里的。)

「运」就是把消化吸收的营养运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堆在身体某个地方成为垃圾。

运化食物,还要运化体内的水液,对于身体,水液也是营养,缺水了可不行。而体内的湿很多情况都是身体水液的运化出现了异常。

如果水液和食物的营养运送出现问题,停留来某个地方就成了身体的痰湿,成了你的小肚子,你的小粗腿...

 

如果你已经出现:

脾胃湿热稍微补点气血就上火便便不成型或是便秘爱长痘痘甚至痰湿打呼噜无精打采爱犯困气血不足肚子大痰湿虚胖吃了大餐后容易有痰有痔疮都是因为脾胃小堵,中焦不通,因此让上下不通,气血不足,很多人的上热下寒,脾虚湿重都是这么来的——脾不咋干活了。

除了吃饭多嚼,拒绝再生痰湿,也要把脾遗留的工作——身体里的积累的痰湿清一清,把身体的堵,通一通。

温胆汤足浴:理肝胆气,清痰湿

温胆汤对于春天肝胆经不通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睡眠不好、胸闷、口苦、恶心呕吐有很好的效果。

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就有了温胆汤的记载,可谓是调畅气机、祛湿化痰的千年古方。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是调和肝胆、脾胃的常用方子,可以通降胃气,疏肝解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调畅全身气机。

 

原本这个用来喝的方剂,后来被医家调整成足浴包。对于脾虚有湿的人来说,脾胃的吸收能力还不如脚底的经络吸收的好,吃东西不如泡脚,让脚底的经络,把古方中的有效成分吃下去。没有了吃汤药的那种痛苦,还成为睡前最放松的一种享受。

①泡脚周期

一开始最好连续泡10-14天;后续可每周泡2-4次,或每个月在感觉症状明显的时候连续泡7-14天。

②泡脚方法

首选:煮上10分钟,然后放到40℃,让有效成分释放更多。懒人:直接丢进热水里多泡泡也是可以的。节省的人:一包两泡,第一天热水泡,泡完捞出来放冰箱里,第二天再用煮的,让两天都有足量的有效成分释放,雨露均沾每一天。稍有体寒:痰湿质有些是寒湿(比别人怕冷,吃凉拉肚子),在泡脚的时候,加几片姜一起煮。湿热质直接煮泡就好。月经期:经期量少的可以继续泡,量多的就暂停一下,避免血崩。

变美变瘦最容易的方法:嘴巴多嚼一嚼,脾胃也健起来,我们的吸收效率就会提高,慢慢你会发现,身体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原来真的是「慢慢来,比较快」。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