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中医:灸十大补血养生穴,解决女性老化的根本问题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1

当女性30岁以后,体内自身的雌激素水平会慢慢下降,一些衰老的症状会慢慢出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女性老化主要有寒、血虚、肾损三个原因。 因此,女性为了防止老化,首先补充血液来喂养肾脏,到了更年期女性也能在人前露出容貌。

女性的血虚会引起老化

不少女性都出现过面色惨白或萎黄的情况,尤其在经期后更为明显,这大多是由血虚引起的。血虚也是造成女性衰老的原因之一,通常表现为舌苔比较薄、白,经血颜色会比较淡、稀,而且在平常会感到疲倦、头晕。

体寒不在意秋冬的禁忌

俗话说:“十病九寒”。在中医临床中,寒是导致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天冷时有许多女性为了追求美而穿得过少。

腰腹部和脚部的保温,寒气侵入体内,加重肾脏的负荷,加快老化的步伐。 因此,女性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保温,不要因美丽而伤害健康。

肾亏或因太过疲劳

中医认为“肾脏是天生的书”,也是女性美丽和健康的发源地。 很多女性为“黄昏暗的颜色,早起后浮肿的眼睛,每天脱落的头发”等老化问题而烦恼。 这通常是肾气不足的原因。

补肾气能帮助黑色素代谢,让肤质更显粉嫩。此外,肾气不足大多是因为太过疲累引起的,如果你突然觉得疲惫劳累、胃口不好,就应该检查一下是否肾虚。

养心是关键

除了以上三点,对于女性来说,养心也非常关键。由于在生活及工作中的压力过大,不少女性会经常心情不好,甚至每天都会摆出“苦瓜脸”。殊不知,心情不好会让自己衰老得更快,会使皮肤细胞缺乏营养、脸上干枯无华,甚至出现皱纹。

情绪稳定对内分泌平衡非常重要,女性之所以能“从内到外美丽”,是因为想要开放和平。 因此,压力过大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必须学会释放感情,可以在旅行和对话中放松心情。

睡前搓脚梳头可养气血

头和脚一直是保健的重要部分,对女性来说就是这样。 睡前洗脚梳理头发,会有气血,持续很长时间,对女性的养生很有帮助。 每天睡前擦脚,起到促进血气运行、舒筋成活、阴阳状态平衡的作用。

先用40度温水泡脚20分钟,然后左手握住左脚背前部,用右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达到脚心发热;再用右手握右脚,用左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适为宜。

摩擦脚的同时移动脚趾。 大拇指是肝脏和脾脏的通道,大拇指多动的话肝脏会变得健康,食欲会增进。 洗完脚后毛细血管扩张,体温有点升高,不要用冷水洗脚。

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美丽的容颜,女人要学会爱惜自己,多吃些补血养肾的食物,以及多运动,这样才能延缓衰老的症状。

补血效果好的食物

1、玫瑰酒——能活血

2,含有龙眼肉——铁质的

3、桑葚干——天然铁

4,补充枣和枣椰——铁成分的

5、紫葡萄干——补血

6,南瓜——补血

7、萝卜干——铁质高

8,胡萝卜3354补血

女人补血的4个最佳时间

1, 月经来潮的过程

2、月经结束后七到十天

3,排卵期身体热

4、排卵后至月经

灸十大补血养生穴

一、天枢穴

天轴孔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从这个穴中流出的强大气体具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的气体的作用。 经常给天轴穴施灸,能使胃经和大肠经成活,促进胃经内的气血循环,帮助气血从胃经输送到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消化功能增强,为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动力的大肠充满血气,循环、循环排泄功能正常,止泻通便,保持肠道清洁,能保护人免受“毒素”。

二、关元穴

关元穴是任脉穴,也是小肠的募捐穴。 这个洞是人体的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在“男人隐藏精神,女人储血”的古代,“针必定三里,灸必定加关元”。 那么说。

艾灸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可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对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等妇科疾病效果显著。

三、血海穴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此穴是人体脾血的归聚之处,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在血海穴施灸,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均有效,配合关元穴、三阴交穴效果更佳。

痛经伴呕吐,灸这一穴与足三里穴同时缓解症状。 血海是巧妙调节妇科血症、治疗妇科血证和血分相关皮肤病的重要漏洞。 你可以调整血液、流血和拉血。

四、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穴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阴经相交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常施灸三阴交穴具有调和气血、补肝的作用。 起到补血、活血、稳定血压的作用。

五、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胃的精气功能的焦点。 足三里穴可调脾胃、血气,弥补虚弱,祛病,又称长寿穴。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艾灸足三里,发挥着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游、强健全身的作用。

六、隐白穴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叫做“太阴根在隐白,名为阴中阴”。 隐白穴具有统一血、止血的作用。 灸这个穴刺激脾经,促进血液循环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七、髀关穴

髁关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髁关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处,小腹阴与股前阳相交处调节下肢胃经的总穴。

艾灸此穴,健脾除湿,固化脾土。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对风湿、关节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

八、下关穴

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艾灸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促进阴阳平衡,祛除胃火。

九、期门穴

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呵护肝脏,避免肝血虚。艾灸此穴,对肝血不足有良效。

十、章门穴

章门穴足厥阴肝经。艾灸章门及期门、足三里、内关,可协调五脏、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