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中医养生

拉筋方法,易筋经十二式,健身,气功,易筋经,中医经络养生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14

在医疗界,至今仍然有许多人不同意以下观点:人体所有解剖结构不是孤立的,身体记忆(人体内部的信息存储,不限于大脑)也是治疗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医疗通常区分对待人体各个解剖结构,而要想让医疗领导者和科学家接受新观念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中国传统养生学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份灿烂瑰宝,在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中,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显示出它重要的价值和巨大的优越性。

医学的最初起源,源于动物生存的本能。自从有了人类,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发生,为了繁衍生息,人类注定了同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原始人类没有任何医治疾病的方法,在大自然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砭石锥刺具有镇痛、疗疾的作用,于是远古时期砭石疗法就诞生了。这个时期大约在一万四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了新石器时代,砭石已成为专门的医疗器具,其形状有圆形、尖锥形,还有能够切割的刀状砭石等。到了商代在现今河南流行了玉质砭石针的剑形玉石刀,它与古九针中的铍针相似。
        养生,即养生保命,又称摄生、道生、卫生、保生、养性等,指利用多种方法调养形神,以祛病强身,防病避害,延年益寿。养生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两千多年前古人已记载预防疾病和保健(治未病)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医学中预防医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代医学也越来越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如“一级预防”概念的提出和其临床指导作用,而这正与中医学中“治未病”的思想不谋而合。

中医康复方法古称将息法、善后法、调摄法,或称调理、调治、调养等,除针灸、按摩、气功、中药、食疗,以及药物外治的熏、洗、烫、浴、敷、贴、搽等疗法外,尚有属于物理治疗范围的热疗、冷疗、光疗、声疗、泥疗、砂疗、磁疗、水疗等;属于精神情志治疗范围的以情制情法,文娱、音乐、舞蹈疗法等; 属于作业疗法范围的弹琴、书写、绘画等;属于体育疗法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武术、跑步等。

气功,易筋经,中医经络养生

这些理念和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无可替代的杰出贡献。从广义来看,中医养生学包含了预防养生与疾病养生两方面的内容,后者又具有了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宗旨,就是让残疾者、老年病者、慢性病者更好地回归社会。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却始终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这与现代医学中康复预防的“三级分层预防”思想不谋而合。

中医讲“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传统中医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有一条大筋,从颈部开始引向背部,经腰、大腿、小腿、脚至脚心。它就像经络穴位,并无有形的位置,但是当你接受治疗的时候,就会感到这条筋的存在。人们在工作或者学习中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坐立姿势不正确,或者缺乏充足的运动,运动方法不科学,运动不当,会使肌肉产生反射性收缩和痉挛,就会造成筋缩。

易筋经不是“气功”,是武功基本功。不要拿气功那套什么“意念”、“气感”来追求易筋经的效果。

易筋经有多个版本,目前,许多人练习的是易筋经十二式。但是不少人都觉得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希望的效果,甚至没什么不同的感觉。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易筋经的表演者(讲授者)没有说清楚,或者自己就不知道,练习易筋经的关键窍门是什么。

多数练习者非常在乎动作的复杂,好像动作越多,越复杂,这个功才好,才会有效果。那些表演者也是一样,总是把动作做得很复杂,还有许多模仿动作。

拉筋方法,气功,易筋经,中医经络养生

而且,以为易筋经就是“拉筋”,故意把动作做得七绕八绕、东扭西扭,又像广播操,又像舞蹈。这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起到的作用就是舒活筋骨,活动关节。《黄帝内经》明确记载: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日常生活中的习武气功瑜伽锻炼都属于拉筋运动。

易筋经是类似抻面一样的对身体的拉伸,使周身关节、肌肉得到放松和锻炼,达到气血畅通的目的,是气与力的紧密配合。从中医学来说,经络和气血循环是相辅相成,经常拉筋,五脏六腑也会跟着活动,更加延年益寿

易筋经既然是内家功法,就不能按照长拳那种外家功法练习,要内练一口气,而不是外练筋骨皮。练习易筋经之前,最好练出丹田之气。否则,可能就要花更长时间才有内功的感觉。

易筋经,健身,气功,下面以“倒拽九牛尾”为例说明一下。功法书中说,应该气注双膀,紧握双拳,有前后拉伸的力,以意引气,气布胸际,并至少3次真气呼吸。(实际的感觉是,吸气时能感到一股热流充满胸部,并从上向下直灌涌泉,呼气时,一股热流从涌泉沿后背到双肩,直灌双臂、双拳)。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古代或名“丹道”,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而不少演练者,做一些花哨复杂的动作,还去模仿拽牛尾巴的样子,那是没用的。达摩祖师为了让学习者理解,就用了“倒拽九牛尾”的比喻,并不是让你模仿拉牛尾巴的样子和动作。练对了,你就理解“倒拽九牛尾”的比喻是很贴切的,完全表达了练功的内在感受,就是气贯周身、气注双膀的那种力量感。

首先,双手(掌)交叉从下方向上缓缓举起,同时缓慢吸气,类似韦陀献杵第三式的双手托天,然后,向上一撑,同时呼气。然后,双手从两侧向下缓缓方法,同时吸气,放下后,用力握拳,同时呼气。接着大弓步做倒拽九牛尾式,就是双手握拳伸臂,要胳膊与肩膀成一条直线,目视弓步前脚方向的拳头,就像用后面的手拉着老牛的尾巴。

同时,站定不动,吸气(绵缓深长),气贯周身(前提是要先练好丹田之气,否则没有气贯周身的感觉的,怎样练,这里不讲述),意注双膀,拳头用力向外拉双臂。呼气,同时双拳握紧,双脚踏实。这套动作重复3个呼吸以上。收势,双手从下方缓缓交叉举起,同时变掌,重复双手托天动作。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