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是糖吃多了的关系,真是糖惹的祸吗?
现代医学认为:这是胰岛素捣的鬼
糖尿病分1型和2型,前者的起因是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的起因是胰岛素作用不强(其实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所以胰岛素的效用变小)。
胰岛素是干什么用的?是促进血糖利用的,所以不是糖吃多会导致糖尿病,而是身体没法吸收利用糖导致血液中高糖。高糖血液的渗透压也高了,所以就口渴(身体默认需要更多的水去稀释你的血液);多出来的糖到了尿液中,高糖的尿液渗透压也高,身体默认要尽管把它们排出去,所以就多尿;血液中好端端的糖身体却吸收利用不了,热量不足身体就默认要多吃,但吃了也没用照样饿,所以瘦。这就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即多尿、口渴多饮、易饥饿而多食,体重减少)。
为什么好端端的,胰岛素会不正常呢?那可不是因为糖吃多了。普遍认为,这与不良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肥胖、烟酒过度、运动过少等均是导致发病的高风险诱因。
传统中医学认为:这是阴虚闹出来的
中医学上,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体质问题,主要病位在肺、脾、肾,肺阴虚燥热,所以津液耗损,便口渴喜饮;脾阴亏虚而生内热,所以不能好好消化食物,又觉得吃不够;肾阴虚所以固摄作用弱而尿频尿急。
但你可别认为没有出现上面的“典型症状”就没问题,不是的,只要是血糖过高就算是高风险了。高血糖很容易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及早调节血糖才是正道。日常生活中,可用桑叶、菊花、山药等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帮助改善阴虚、燥热的体质,达到调节血糖的目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小贴士: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少
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三餐营养成分均衡,多菜少肉七分饱。多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品,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

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极危险因素,适当的减重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灵敏性;过度消瘦者则应该通过饮食调节恢复正常体重。
情绪减压:精神紧张、抑郁等也是致病因素,如果你长期如此,那么一定要尽快找到减压的方法。
保证睡眠:睡眠不足会直接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并增加体内的压力激素含量。每天23点前入睡,睡7~8小时,午休20分钟。
戒烟戒酒:不想糖尿病病情恶化,这两项一定要戒了。
适度运动:每天行走1万步,或进行其他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