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北新闻3月23日电 宁晋县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是宁晋县科协领办成立的新型农业互助合作平台。协会以“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协会”托管服务模式为核心,以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协会、村两委、村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目前,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覆盖全县16个乡镇、街道,在68个村托管13000余亩土地,其中,55个村通过领办合作社集体收入达到了50000元以上,带动群众增收8700余万元。 ![]() 党建引领,带动“抱团发展” 农业新常态下,只有把土地连片成方集中起来,开展规模经营,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而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施托管服务,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引领并推动。垄上行以“支部+协会”发展思想为统领,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靠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工作模式,构建组织体系推动工作。协会内部成立党支部,下设村级土地托管分会,分会建起党小组。各分会与村党支部加强合作,依靠党支部及村委会坚强后盾的支持,党员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了解、加入协会,托管土地。 整合资源,推动“合作共赢” 土地托管以后,协会积极与村两委对接,协会负责整合资源,村两委成立农民粮食种植合作社,村合作社自主经营,将农资、农机等生产投资交给协会,协会协调服务组织开展规模化生产服务,并在村合作社验收服务合格后,向服务组织支付费用,服务组织以服务成本做价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实现了协会、农户、服务组织的合作共赢。同时,协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高效农业,并与大中院校对接,聘请专家教授提供交流指导和技术支持,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转化加工产业链,让品牌化经营发挥更大的作用。2019年仅为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粮源这一项实现每亩增收100元,托管的土地小麦单产量达到1100斤、玉米1300斤,分别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近100斤和200斤。 拓宽渠道,实现“就业增收” 通过土地流转,彻底解决了农民土地量少、分布零散,种植费力等问题。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社当起了股东,每年定时获取分红,有效解决村民靠天吃饭收入不高、不稳定的难题。同时协会返聘村民在合作社及服务公司上班,实现村民实现不出家门就业增收,拓宽了村民致富的门路,还有其他闲暇村民通过进城务工等途径实现了“双收入”,村民收入整体提高。(李琳 孟建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