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来到蕲春县狮子镇枫树塝村,高山深林里,一幅山涧“银帘”倾泻图映入眼帘,瀑布自100米左右的峭壁缺口冲下,潭水飞溅,在阳光的“碰撞”下,波光粼粼,甚是好看。
今年以来,在狮子镇党委政府、蕲春经济开发区财政分局的大力支持下,枫树塝村在全镇率先试点田园综合体项目,坚持流域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思路,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添绿 产业生金
枫树塝村由原张山村、枫树塝村合并而成,占据着狮子镇的重要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村内森林资源丰富,山林面积9000亩,山水资源充沛,境内龙头岩水库面积60亩,蓄水量63万立方米,坐落在海拨500米的群山之中。

然而,资源如何变为资产?“颜值”如何变为产值?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可持续。”枫树塝村总支书记董学明语气坚定,“结合自身特色和产业基础,我们决定建设田园综合体。”
“这是‘龙潭飞瀑’,正在打造的的主要游览点之一。”董学明一边走着一边介绍,“除了这种原生态观光,我们还规划了中药材种植、水果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等多种业态。”
他表示,自己游玩过很多乡村旅游项目,但大多都不能“留”住人,很多景区的打造趋于同质化,10分钟左右就可以结束游览。
“我希望打破‘10分钟’魔咒,让来玩的旅客朋友们变‘走马观花’为‘深度体验’!”董学明说,“尝尝我们村的土鸡蛋、黄牛肉,体验体验亲子采摘,感受一下环湖观景步道,在我们的精品民宿住上一宿……”
据了解,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23亩,投资一千万元,二期规划总面积1206亩,核心区域30亩,总投资1亿元。
共同缔造 勠力同心
在该项目入口旁,挖掘机、填土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抢抓工期搭建脚手架,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这是在建的民宿接待中心,整个综合体项目基本都是我们自主规划设计、招标建设的。”董学明介绍说,“前期的确想引入市场主体,注入资金“活水”,但未能谈妥,幸好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

2022年,蕲春县蕲太高速、绿色矿山项目全面启动,该村凭借资源优势,抢抓机遇,把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两大‘重磅’项目建设相结合,收获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该如何使用?资金不够又该如何解决?
今年上半年,村“两委”将修建田园综合体事宜提交村干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共同商议,均为全票通过、零争议。
谋定而后动。该村吸收农户入股,成立湖北省季季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形成支部“带领”、公司“助推”、合作社“经营”、村集体和农户“双受益”的发展新模式。
村民变“股民”,人人都是“当家人”。
“游步道的修建,我可以出工出力!”“给村集体省钱,就是给自己谋利益”“村集体发展得越好,我们分的钱也越多”……
秉持共同缔造理念,该村300多名村民积极参与“龙潭飞瀑”打造,清理河道、搬运仿石、砍伐杂木.....,共为项目节约人力成本10
全域蝶变 乡村振兴
“村里这几年带着我们增收致富,家家户户都觉得跟着村里干有盼头!”村民王红光激动地说。
2018年,该村成立土坦坪专业种养合作社,主营土鸡、土鸡蛋、油茶,年产山林放养“飞鸡”一万只,绿色土鸡蛋45万余枚,年产值为村集体创收近6万元。
全村现有养牛大户5户,年产放养土黄牛近500头,年产值300万余元,有油茶种植面积1200余亩,其中70年代种植遗留老树油茶面积1000余亩,实现村民及村集体年创收30余万元。坚持“一特三高”蕲艾产业发展定位,该村蕲艾基地现有种植面积500余亩,可以带动本村近百名群众增收致富。

“狮子镇正全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将农业发展融入到工业倍增、全域大文旅的规划之中,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狮子镇党委书记王志勇说。
据悉,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接待游客三万余人,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775万元,年缴纳税额105万元,吸纳劳动就业50余人,带动周边群众就业致富,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乡村面貌整体改善,促进狮子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田蜜、董剑桥、特约通讯员陈钰)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