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产品技术

中医农业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应用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04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渔业养殖产出超过捕捞产出的国家,鱼病防治药品对我国渔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传统药品在我国大规模养殖中抗药性表现明显,中草药作为我国传统医疗精粹,引发病原体变异的概率较低,以中草药为核心的中医农业养殖技术对我国渔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
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阳失衡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其体内各种疾病的多发难治性,也只有从根本上调整心、肝、肾阴阳平衡,亦即机体免疫平衡,才能达到真正治疗疾病的效果。抗病毒(或抗细菌)的中草药,从中药药理来讲,可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激活水产动物体内免疫细胞,并迅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其优势是对病毒(或细菌)的复制有极强的抑制、阻断和直接杀死等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肝损伤,很快改善肝功能,在短期内提高其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对肝纤维素化有显著的抵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重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的帮助病体祛邪扶正和固本,对已经损伤的机体进行修补,调节好自身的阴阳平衡,迅速恢复健康,达到治病的目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有特效。
一、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生长的影响
近年来,中草药作为新型安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引起了水产养殖工作者的极大关注。适用作饲料添加剂的草药有12800多种,但常用的只有10%左右。研究表明天然草药植物中有效成分极为复杂。除了含有免疫物质外,还有一些未知的促生长的活性物质及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这些成分可以增强食欲;促进机体代谢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加速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系数、增强水产动物新陈代谢、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二、中草药的作用机理
许多中草药可以直接作用于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会发起抗菌作用。已有资料表明,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含有的生物碱、黄铜、香豆精等,可以影响细菌的呼吸和代谢,具有直接抑菌和杀菌的作用。如黄连素可与细菌的DNA行程复合物,从而影响细菌DNA的复制,干扰细菌的繁殖;金银花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黄芪、艾蒿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直接抑制和破坏病毒、病菌的增值能力。具有直接抗菌作用的中草药还有连翘、蒲公英、败酱草、板蓝根、牛黄、打算、辣椒、艾叶等。大青叶、黄芪、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连、黄柏、鱼腥草等对病毒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按照中医学理论,中草药的抗病作用的基本原理是“调整阴阳,驱邪扶正”。实验证明,中草药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防御机能,从而达到去除病邪,康复机体的目的。这些功能主要通过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和不替、激活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和有声多重细胞因子等多种途径实现。中草药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是多糖、有机酸、甙类、萜类、生物碱以及醇类等一些挥发性成分,但每一种有效成分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方式各不相同。多糖类具有促进吞噬细胞反应,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反应能力的作用;有机酸类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甙类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并能促进抗体生成,促进抗原体反应和淋巴细胞转换等功能。如黄芪、艾叶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蒲公英、鱼腥草、穿心莲、野菊花能延缓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黄芪通过对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作用,增强机体抗病毒感染能力等。另外,肉桂、仙鹤草曾有促进抗体提前形成的作用,党参、天门冬、麦冬等可使机体内抗体存在的时间延长等。
三、中医农业技术应用意义
1、不易形成抗药性
现阶段,渔业养殖中使用规模较大的病害防治药品为抗生素等人工合成制剂,长期使用极易导致病原体发生变异,抗药性增强,原有病害防治手段效果变差。由于中草药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在鱼病防治中应用不会导致病原体产生针对性变异,可长时间使用。
2、生态友好度高
相较于传统渔业养殖使用的药品,中草药由于其为对植物的直接应用,未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残留药品可由微生物直接分解,在养殖中应用对水体影响较低。同时,中草药使用中不会存在部分元素在鱼体内大量堆积,不影响养殖鱼食用的健康性与安全性。
3、综合价值较高
中草药相对于传统渔业中使用的药品价格较为低廉,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提升渔业养殖收入,中草药综合药效较强,在渔业养殖中应用除进行针对性病原体防治外,可以有效提升鱼自身的免疫力,使养殖鱼在面对多种病原体侵袭时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四、中草药作为水产动物免疫添加剂的优点
1、增加免疫机能
简纪常等在建鲤饲料中添加1%中草药复合添加剂,明显增加了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提高了溶菌酶的活力,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王广军等在中草药添加剂对日本鳗鲡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中指出,在实际生产中添加1.0g/Kg的中草药免疫添加剂具有显著促生长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王成桂和梁道栋在总草药免疫增强剂治疗南美白对虾“死低症”的试验中证明,“死低症”的死亡量与饲料中是否添加中草药及添加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添加量为1.0g/Kg饲料可以有效地增加对虾体质和防治“死低症”。
2、诱食作用
水产动物同其他动物一样,对食物也有感官上的要求。因此为了促进水产动物采食,提高饲料利用率,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在饲料中添加0.25%的陈皮,发现草鱼咬饵次数和啄咬率分别是对照组的7.25倍和2.1倍,这证明了陈皮对草鱼有明星的诱食作用。 通过摄食量法实验证明当饲料中添加0.05%大茴香和0.05%的木香对黄金鲫诱食效果较好。蚯蚓、八角、茴香、鱼腥草、旱墨莲、山萘等中草药对鱼类有明显的诱食作用。
3、提高成活率
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可以使水产动物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由板蓝根、连翘等十味中药制成的复合剂添加在在甲鱼饲料中,发现甲鱼并未发生白点病、红底板病等常见病。在草鱼饲料中刚添加大黄、黄芪、黄柏,结果证明对出血病有疗效。其主要原因有:1)中草药有免疫作用;2)中草药具有清除和一直自由基的生成及提高抗体自由基酶类活性的奇特作用;3)中草药所含得微量元素是其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
4、可作为维生素添加剂
在鲤鱼饲料中添加了蒲公英、苍术、茴香等10多种中草药,减少多种维生素的添加量,却未发现任何不利影响。说明中草药添加剂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
五、中医农业技术应用案例
(一)中医农业技术在虾类养殖中的应用
1、中医农业技术在防治虾类病毒
自 1974 年Couch 在佛罗里达的墨西湾北部桃红对虾中首次发现对虾杆状病毒以来,感染虾类的病毒种类已发现近 20 种。病毒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其暴发流行给世界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近年来,危害最大的虾病毒主要有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黄头病毒( YHV)  和桃拉综合症病毒( TSV)等。
1.1防治虾类白斑综合症病毒     
给南美白对虾喂服中草药复合制剂对虾病毒净,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对虾病毒净 10g,连续投喂 5 ~7d,每天2次,取得了一定疗效,病情都得到了很好地控制,控制率达 80% 以上,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白斑综合症的传播; 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投喂凡纳滨对虾可以影响对虾对 WSSV 的抗病能力。当添加复方中草药浓度为 0.1% 时,连续饲喂 26 d,对虾抗病力的提高最为明显。若饲喂时间过短或过长,对虾抗病力的提高均不明显。连续饲喂比间断饲喂效果要好,短期间断给药,高剂量组对虾抗病力提高,而低剂量组对虾抗病力下降。在治疗试验中,当复方中草药添加浓度为 0. 2% ,连续饲喂 30 d,对虾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1.2防治虾类桃拉综合症病毒  
将9味中药( 黄芪、猪苓、杜仲、枸杞子、鱼腥草、甘草、陈皮、茯苓、黄连) 制剂的饵料喂养南美白对虾,在季节交替期每日投喂中药,试验池对虾桃拉病毒病的平均发病率较对照池低 37. 2% ,试验池对虾的平均产量与平均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池高 1 851 kg/hm2 及 15. 2% ; 在基础饵料中添加 1. 5% 中草药复合制剂,经过中试及大面积扩大试验,发现能够有效阻断核酸合成,抑制南美白对虾传染性病毒繁殖,同时提高对虾机体免疫力,可有效预防及治疗南美白对虾由桃拉病毒造成病毒性疾病,且不易反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大蒜泥、聚维酮碘、三黄粉等,可有效预防桃拉病毒对虾体的感染。
2、中医农业技术在防治虾类细菌性疾病中的应用
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养殖动物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随着水产养殖规模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近年来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越来越高。利用中草药进行虾类养殖抑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产动物危害较严重的细菌上,如弧菌属、嗜水气单胞菌属等。
2.1 防治虾类弧菌属细菌所致疾病
在罗氏沼虾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4% 大黄蒽醌提取物后,12、24、48 h 的罗氏沼虾试验组血清溶菌酶活性以及肝胰腺溶菌酶含量均比同期对照组提高, 从而提高罗氏沼虾的免疫水平,降低罗氏沼虾对鳗弧菌的敏 感程度,增强其抗病力;利用抗生素占基础原料的0.3%~0.6% 、中草药占基础原料的1.5%~2.0% 的饵料,对现有6种病原菌引起的中国对虾“红腿病”进行防治, 防治效果都比较理想,而且病虾对所投药饵主动抱食,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残留量低,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由黄芪、板蓝根、金银花、生石膏 4 种中草药按质量比为 1∶1∶1∶1 的比例配制而成,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酚氧化物酶和溶菌酶有显著影响,酶活力最高的组是2.1%中草药制剂组,弧菌攻毒试验中间隔投喂组和连续投喂添加2.1%中草药制剂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50%和79.19%,比对照组高27.1%和17.2%;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投喂适当的药物饵料对防止虾病的流行具有重要作用,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中草药水浸液对中国对虾红腿病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乌梅完全抑制试验菌株生长的最高稀释度为1∶320,石榴皮对各菌株的抑制作用也很强,抑制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可达1∶1 280; 将复方马齿苋( 马齿苋为主药制成的复方制剂) 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南美白对虾,能够显著提高血细胞吞噬活力、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酚氧化酶活力,对溶藻弧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可达40% ; 利用 1% 的大黄和黄连拌饵投喂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使这2种螯虾红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提高,并且增强了克氏原螯虾对活弧菌的抵抗力,另外2种螯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也得到增强;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煎液制成试验饲料,采用连续投喂的方法,对虾血清中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增强了对虾抗病力,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最高达 65% ; 研究表明复合中草药制剂对严重危害对虾健康的弧菌病具有极显著的防治作用,试管内弧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干里光、女贞子、连翘、复方制剂( 由多种中草药混合而成) 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 MIC)< 20mg/ml,而黄柏、七叶一枝花、金银花、鱼腥草、大青叶、黄答抑菌作用不明显,MIC> 50 mg/ml。将0.7% 复方制剂添加于中国对虾的颗粒饲料中,治疗弧菌感染对虾成活率达95% ;将土黄连(全株干制) 3 kg、十大功劳(干)4 kg、千里光(干)5 kg、大青叶6 kg(干) 、狼尾草(干) 7kg、狭叶十大功劳7kg(干) 等粉碎后与1000kg配合饲料混合拌均,制成颗粒喂养长毛对虾后,分别对2个虾池的病虾治疗和对2个虾池的虾进行顶防“红腿病”均取得满意效果; 中草药对中国对虾“红腿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所有菌株对黄岑、黄柏、大黄、黄连高度敏感,而对地榆、苦参、野菊花、按 叶、穿心莲中度敏感或轻度敏感。
金银花、紫苏、甘草、车前草、茜草的敏感性因菌株而异,而槟榔没有抑菌作用; 将复合中草药添加到中国对虾的基础饵料中后,中国对虾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吞噬细胞吞噬能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改善了机体的免疫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提高其抗病力。对虾口服免疫药饵约1个月后,用毒力较强的溶藻弧菌以6×105个/ml 菌含量进行攻击,注射量为0.05ml/尾,口服免疫药饵组虾的免疫保护率最高达89.47% 。
2.2防治虾类嗜水气单胞菌属细菌所致疾病
将大黄、黄芩、党参、板蓝根等10余味组成复方药物,经粉碎、过筛后按 1% 、2% 、3% 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能显著增强青虾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提高了青虾对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 间差异极显著,表明添加复方药物能有效地预防嗜水气单胞菌对青虾的感染; 利用具有显著抑菌作用的中草药黄芩、五倍子能较好抑制日本沼虾嗜水气单胞菌菌株的 生长,可选用此药物进行疾病治疗; 将黄芪、党参、大黄、板蓝根等o10余味中草药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2% 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罗氏沼虾后,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及酚氧化酶活力均有显著提高。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各试验组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 采用两倍试管稀释法研究了中药提取物对水生动物常见病原菌的体外 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大黄、黄芩和板蓝根提取物对产气单胞菌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而五倍子的抑菌作用较弱。
2.3防治虾类其他细菌所致疾病   
使用2mg/L 石营蒲煎煮液和2mg/L 霍香煎煮液浸泡罗氏沼虾,研究表明煎煮液对罗氏沼虾的莫格球拟酵母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测定了9味中药和7种中药挥发性成分对饲料中某些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发现9种中药中以陈皮、藿香、艾叶的抗霉菌活性较强,白芷、茴香作用较弱;7种挥发性成分中桂皮醛、茴香醛、丁香油和香草醛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桂皮醛的抑菌作用最强,而山梨酸,薄荷油、冰片和桉叶油的抑菌效果较差。
3、中医农业技术在防治虾类寄生虫疾病中的应用
寄生虫疾病也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疾病之一,其造成的危害仅次于细菌性疾病,其中纤毛虫和聚缩虫危害较大。利用系统溶剂极性法提取重楼,制备粗提物。研究表明,重楼甲醇提取物对纤毛虫的杀灭作用最强。当重楼甲醇提取物浓度为45 mg/L 时,对寄生在罗氏沼虾上的纤毛虫(聚缩虫和靴纤虫)杀灭率为100% ;当苦参末泼洒浓度达到 15 mg/L 时,才能杀灭纤毛虫,用量较大; 将苦参、大黄、百部、贯众、五倍子,单独粉碎成末,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将中草药用蒸馏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采用 15 mg/L 中草药合剂浸泡中国对虾,可有效杀灭聚缩虫而不对中国对虾产生毒害。
(二)中医农业技术在鱼类养殖中应用
现阶段已有200多种草药被证明可应用于鱼病防治中,主要集中于细菌性疾病防治,在真菌防治与寄生虫灭杀上成果较少,分别仅有10种及22种被验证有效的草药。
1、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疾病防治。细菌性疾病为我国渔业养殖危害最大的疾病种类,病原体繁多,常见的有假单胞菌、气胞菌、弧菌等几大种群。中草药在针对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中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1.1白头白嘴病
白头白嘴病为常见细菌性鱼病,病原体为粘球菌,患病初期表现为自嘴至眼中间皮肤呈乳白色,严重时会出现全身褪色与染病部位腐烂,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较高,是对渔业养殖损害较大的疾病之一。由于病原体最适温度较高,白头白嘴病发病高峰常处于夏季。中草药在白头白嘴病防治中主要应用方法:第一,每亩鱼池放入15kg的苦楝树叶,并记录投放位置,8d后打捞并等量放入新的树叶,重复3~4次,可有效防治白头白嘴病。第二,干乌柏叶磨粉用20%的石灰水常温浸泡12h,然后大火煮沸10min,稀释后向鱼池内均匀喷洒。平均每千克乌柏叶需20kg石灰水。第三,将大黄用浓度为0.3%的氨水浸泡1天1夜,无须剔除药渣,稀释后直接向鱼池内均匀喷洒。平均每公斤大黄需要用20kg氨水浸泡,每立方米水体需要投入的大黄为3g左右。第四,五倍子应用简单,捣碎后用清水浸泡12h,向鱼池内均匀喷洒即可,每立方米水体需五倍子3g左右。
1.2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多发于1年以下草鱼,表现为鱼鳃腐烂且带有污泥,部分鱼感染后鱼鳃增生明显,症状较为严重者会在2d内迅速死亡。由于患病症状特点不明显,在诊断进程中需将病鱼打捞,观察染病部位是否存在寄生虫。细菌性烂鳃病原体为粘球菌,由于与白头白嘴病病原体同属于一个种群,发病时间多集中于夏季且防治手段较为相似。常用中草药防治方法:第一,白头白嘴病常用的大黄、五倍子、乌柏叶等对细菌性烂鳃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用法用量较为相似。由于细菌性烂鳃病多集中于1年以下草鱼,在鱼种投放前可用低浓度药液浸泡或在饵料中加入少量药品食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将生姜捣碎在油锅中熬煮20min,稀释后在鱼池内均匀喷洒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液制作时,生姜与菜籽油的重量比应控制在1∶3左右,同时每亩鱼池需该混合物约1kg。第二,黄连、百部、鱼腥草与大青叶为现阶段较为少见的鱼用方剂,4种药物的配比为3∶2∶2∶2,平均每100kg的鱼种需用药1kg,煎药后取药液进行投喂,1次/d,每个疗程为3d。
1.3赤皮病
赤皮病多发于草鱼、青鱼,当鱼体完整时,病菌无法直接入侵,所以赤皮病多作为其他病害的伴生病症。鱼体感染赤皮病初期多表现为鳞片脱落、皮肤充血,症状集中于腹部。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夏季常为该病高发季节。常用中草药防治手段:第一,将新鲜的蓖麻茎叶成束投放到食台周围浸泡,每次浸泡时长以3d为最佳,连续浸泡2次。每亩鱼池用量为新鲜蓖麻15kg,扎成10束左右。第二,新鲜辣蓼草与苦楝树皮煎制的药液对赤皮病预防效果良好。辣蓼草与苦楝树使用比例约为2∶3,每亩池塘需混合药物12.5kg,熬制成药液15kg,在使用时加入1.5kg的食盐会明显提升使用效果。
2、病毒性疾病防治
病毒性鱼病具有治愈难度较高的特点,虽病原体种类较少,但会对渔业造成严重损失。中草药在病毒性疾病预防上具有一定成效,杜仲、忍冬等药草具有明显的病毒抑制作用。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渔业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病体表现为各个器官出血,依据病体与致病毒株的不同出血位置有所差别,病原体为水生呼肠弧病毒。常用中草药防治方法:第一,大黄或枫香叶煎成药液或磨成粉末与饲料搅拌进行饲喂,通常用量为每公斤鱼使用药草0.4kg左右,1次/d,连续饲喂5d。第二,板蓝根与枯木混合磨制成粉末,混合在饲料中。板蓝根与枯木使用比例为7∶3,通常用量每公斤鱼添加5g,3~5d为1个疗程,每15d进行1个疗程喂养。
3、真菌性疾病防治
真菌性疾病常作为其他鱼病的伴生感染疾病,如水霉病、鳃霉病等。多种中草药对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陈皮、艾叶、菖蒲、五倍子等。水霉病为典型的真菌性鱼病,主要因为鱼表皮组织损坏造成真菌侵染。患病鱼体常表现为感染部位被白色絮状物覆盖,严重时造成皮下肌肉组织大面积裸露。常用中草药防治方法:第一,生姜、食盐、酒混合捣碎制成药剂投喂,用量为每100kg鱼使用生姜300g、食盐1g、白酒300mL。每天投喂1次,连续3d。第二,芭蕉心真菌抑制效果表现良好。每亩鱼池需取芭蕉心30kg,碾碎与2kg食盐、50kg尿液混合,均匀向鱼池内喷洒,1次/d,连续3d。
4、寄生虫疾病防治
中草药作用中由于有效成分浓度较低、见效缓慢等特点,在寄生虫防治上效果只集中于部分病虫,效果与传统药物有一定差距,且防治手段多以方剂形式出现。典型的有小瓜虫病,小瓜虫常会主动侵染鱼的皮肤组织与鳃组织,感染处常会表现为较严重的增生或发炎,伴有大量的黏液分泌。患病鱼体常表现为长时期浮出水面,2~3d死亡。中草药对小瓜虫病的防治方法:金银花、白芷、干姜、白术混合制剂对小瓜虫病防治有良好效果。常规用法为每亩鱼池区金银花135g、干姜90g、白芷135g、白术90g,煎制成药液,剔除药渣加入饲料中投喂,1次/d,5d为1个疗程。
六、未来展望
中医农业技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具有成本低、负作用小等优点。中医农业技术应用多为经验总结,相关人员应加强现代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明确作用机理,加速中草药应用研究,促进渔业用中草药药品向精确化、成品化发展。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