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行业新闻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刻不容缓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6-10
  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这片被誉为国家粮食安全“稳压器”和“压舱石”的黑土地,对中国人的“饭碗”贡献有多大?答案是: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商品量占全国的1/4,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的1/3。东北黑土区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保护这片黑土地值得全社会关注。此次记者采访的非法开采草炭土其实只是黑土地保护问题的“冰山一角”。由于长期不合理耕作和高强度利用,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正面临着更严峻的威胁——“量减质退”。
 
  有关监测显示,近60年来,东北黑土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了1/3,部分地区下降了50%。这一连串数据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黑土地变薄了、变瘦了、变硬了。由此带来的直观感受是,黑土地颜色看起来没有以前那样黑了。
 
  要想维持高生产力就必须严重依赖高量化肥投入,长此以往,土壤生物多样性、养分维持、水净化与水分调节等生态功能退化,我国东北黑土区开始由“生态功能区”向“生态脆弱区”演变,并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东北黑土地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资源。
 
  端牢“饭碗”,科学保护和利用黑土地刻不容缓,这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监测监管体系的完备,也有赖于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需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