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道法自然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供求信息 中医农业大讲堂

行业新闻

“闽中”农业:让凯里传统农业插上现代翅膀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18
正在建设中的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基地。徐宁 摄
正在建设中的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基地。徐宁 摄

把握春光、抢抓农时,尽全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延误的进度赶上来,凯里的田间地头,尽是一派好风光。

“现在正在建设的这两栋厂房是我们的果蔬烘干车间,中间是办公楼和前面的一大片空地是用于停放货车的,投产后我们会派技术员过来指导,让当地工人快速投入现代化农业的加工生产......”

4月2日,笔者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基地看到,两栋宽敞明亮的厂房拨地而起,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福建莆田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告诉笔者,该项目预计两个月内便可以投入使用,对当地生产的果蔬进行初加工生产。

据悉,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于今年1月中旬在凯里落地,是凯里市重点引进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由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共投资约3亿元。项目主要建设现代食用菌生产及精深加工车间,冻干烘干、醋酸、保鲜食用菌系列加工车间,水果系列、蔬菜系列以及粮食系列等食品深加工生产车间,项目全面正式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能实现年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数约2000人,助力凯里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

当传统农业遇上现代农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福建莆田闽中现代农业给出了答案。

“按照我们的计划,首先是把加工和销售建立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要让农民成为发展农业产业的主体,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为喜欢农业,所以有担当。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作为疫情后第一个到凯里市考察农业发展的企业家,对凯里农业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凯里有土地、水源、劳动力、气候条件等传统农业优势,我们企业做农业有近50年的历史,有技术有市场,两者结合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当前,凯里市紧紧抓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防疫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凯里市林下经济,出台暖企政策,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市企业复工率达100%,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一直以来,现代农业招商在凯里市的农业农村发展中处在重要的位置。凯里市委市政府除了注重延伸现代农业产业的链条,更注重打牢农业基础、补齐“三农”短板,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提供强大助力。

3月15日,在恢复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凯里市委书记向必武第一时间率队到福建省莆田市围绕农业产业、林下经济、移民工厂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我也很受感动!凯里市委市政府非常负责,特别是你们的书记市长和其他市领导,天天陪我们一起到乡下去考察,去发动群众春耕备耕,农民朋友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带来了很多种子来试种,如食用菌、台湾红薯、德国香葱等,品种产量又高又好吃,不愁销路,如果今年试种成功,明年我们就可以大规模发动当地农民种植了。”据林国荣介绍,果蔬的生产加工,除了收购当地已经种植的辣椒、木耳、花椒等蔬菜,还引进了许多国内外销量好的品种,“把加工和销售这两块补起来,让农民种下去放心,种下去有收益,目前来讲,我们定位农民每亩地纯收入在5000到10000元以上。”

据了解,福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1971年创立以来,已有近50年专业加工蔬菜(食用菌)制品发展史,产品远销欧洲、南美、智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作为该公司在凯重点项目,将沿海地区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和经验引到了凯里,将有力推动凯里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仅实现“黔货出山”,更推动“黔货出国”步伐。

近年来,凯里市抢抓机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出台一系列土地、厂房、税费征收、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狠抓服务企业能力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助推企业在凯里发展壮大。

今年,凯里市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强做优“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随着一项项政策措施的持续深化,富美乡村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中的图景。(粟琼 徐宁 雷刚 王婷婷 吴贵川)

2020年04月08日15:38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分享到:
福建莆田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接受采访。徐宁 摄
福建莆田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接受采访。徐宁 摄

把握春光、抢抓农时,尽全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延误的进度赶上来,凯里的田间地头,尽是一派好风光。

“现在正在建设的这两栋厂房是我们的果蔬烘干车间,中间是办公楼和前面的一大片空地是用于停放货车的,投产后我们会派技术员过来指导,让当地工人快速投入现代化农业的加工生产......”

4月2日,笔者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基地看到,两栋宽敞明亮的厂房拨地而起,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福建莆田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告诉笔者,该项目预计两个月内便可以投入使用,对当地生产的果蔬进行初加工生产。

据悉,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于今年1月中旬在凯里落地,是凯里市重点引进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由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共投资约3亿元。项目主要建设现代食用菌生产及精深加工车间,冻干烘干、醋酸、保鲜食用菌系列加工车间,水果系列、蔬菜系列以及粮食系列等食品深加工生产车间,项目全面正式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能实现年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数约2000人,助力凯里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

当传统农业遇上现代农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福建莆田闽中现代农业给出了答案。

“按照我们的计划,首先是把加工和销售建立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要让农民成为发展农业产业的主体,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为喜欢农业,所以有担当。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作为疫情后第一个到凯里市考察农业发展的企业家,对凯里农业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凯里有土地、水源、劳动力、气候条件等传统农业优势,我们企业做农业有近50年的历史,有技术有市场,两者结合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当前,凯里市紧紧抓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防疫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凯里市林下经济,出台暖企政策,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市企业复工率达100%,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一直以来,现代农业招商在凯里市的农业农村发展中处在重要的位置。凯里市委市政府除了注重延伸现代农业产业的链条,更注重打牢农业基础、补齐“三农”短板,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提供强大助力。

3月15日,在恢复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凯里市委书记向必武第一时间率队到福建省莆田市围绕农业产业、林下经济、移民工厂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我也很受感动!凯里市委市政府非常负责,特别是你们的书记市长和其他市领导,天天陪我们一起到乡下去考察,去发动群众春耕备耕,农民朋友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带来了很多种子来试种,如食用菌、台湾红薯、德国香葱等,品种产量又高又好吃,不愁销路,如果今年试种成功,明年我们就可以大规模发动当地农民种植了。”据林国荣介绍,果蔬的生产加工,除了收购当地已经种植的辣椒、木耳、花椒等蔬菜,还引进了许多国内外销量好的品种,“把加工和销售这两块补起来,让农民种下去放心,种下去有收益,目前来讲,我们定位农民每亩地纯收入在5000到10000元以上。”

据了解,福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1971年创立以来,已有近50年专业加工蔬菜(食用菌)制品发展史,产品远销欧洲、南美、智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作为该公司在凯重点项目,将沿海地区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和经验引到了凯里,将有力推动凯里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仅实现“黔货出山”,更推动“黔货出国”步伐。

近年来,凯里市抢抓机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出台一系列土地、厂房、税费征收、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狠抓服务企业能力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助推企业在凯里发展壮大。

今年,凯里市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强做优“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随着一项项政策措施的持续深化,富美乡村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中的图景。(粟琼 徐宁 雷刚 王婷婷 吴贵川)

凯里市委书记向必武(中)率队到福建莆田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基地实地考察。徐宁 摄
凯里市委书记向必武(中)率队到福建莆田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基地实地考察。徐宁 摄

把握春光、抢抓农时,尽全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延误的进度赶上来,凯里的田间地头,尽是一派好风光。

“现在正在建设的这两栋厂房是我们的果蔬烘干车间,中间是办公楼和前面的一大片空地是用于停放货车的,投产后我们会派技术员过来指导,让当地工人快速投入现代化农业的加工生产......”

4月2日,笔者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基地看到,两栋宽敞明亮的厂房拨地而起,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福建莆田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告诉笔者,该项目预计两个月内便可以投入使用,对当地生产的果蔬进行初加工生产。

据悉,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于今年1月中旬在凯里落地,是凯里市重点引进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由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共投资约3亿元。项目主要建设现代食用菌生产及精深加工车间,冻干烘干、醋酸、保鲜食用菌系列加工车间,水果系列、蔬菜系列以及粮食系列等食品深加工生产车间,项目全面正式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能实现年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数约2000人,助力凯里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

当传统农业遇上现代农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福建莆田闽中现代农业给出了答案。

“按照我们的计划,首先是把加工和销售建立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要让农民成为发展农业产业的主体,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为喜欢农业,所以有担当。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作为疫情后第一个到凯里市考察农业发展的企业家,对凯里农业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凯里有土地、水源、劳动力、气候条件等传统农业优势,我们企业做农业有近50年的历史,有技术有市场,两者结合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当前,凯里市紧紧抓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防疫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凯里市林下经济,出台暖企政策,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市企业复工率达100%,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一直以来,现代农业招商在凯里市的农业农村发展中处在重要的位置。凯里市委市政府除了注重延伸现代农业产业的链条,更注重打牢农业基础、补齐“三农”短板,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提供强大助力。

3月15日,在恢复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凯里市委书记向必武第一时间率队到福建省莆田市围绕农业产业、林下经济、移民工厂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我也很受感动!凯里市委市政府非常负责,特别是你们的书记市长和其他市领导,天天陪我们一起到乡下去考察,去发动群众春耕备耕,农民朋友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带来了很多种子来试种,如食用菌、台湾红薯、德国香葱等,品种产量又高又好吃,不愁销路,如果今年试种成功,明年我们就可以大规模发动当地农民种植了。”据林国荣介绍,果蔬的生产加工,除了收购当地已经种植的辣椒、木耳、花椒等蔬菜,还引进了许多国内外销量好的品种,“把加工和销售这两块补起来,让农民种下去放心,种下去有收益,目前来讲,我们定位农民每亩地纯收入在5000到10000元以上。”

据了解,福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1971年创立以来,已有近50年专业加工蔬菜(食用菌)制品发展史,产品远销欧洲、南美、智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作为该公司在凯重点项目,将沿海地区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和经验引到了凯里,将有力推动凯里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仅实现“黔货出山”,更推动“黔货出国”步伐。

近年来,凯里市抢抓机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出台一系列土地、厂房、税费征收、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狠抓服务企业能力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助推企业在凯里发展壮大。

今年,凯里市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强做优“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随着一项项政策措施的持续深化,富美乡村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中的图景。(粟琼 徐宁 雷刚 王婷婷 吴贵川)

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成功签约。徐宁 摄
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成功签约。徐宁 摄

把握春光、抢抓农时,尽全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延误的进度赶上来,凯里的田间地头,尽是一派好风光。

“现在正在建设的这两栋厂房是我们的果蔬烘干车间,中间是办公楼和前面的一大片空地是用于停放货车的,投产后我们会派技术员过来指导,让当地工人快速投入现代化农业的加工生产......”

4月2日,笔者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基地看到,两栋宽敞明亮的厂房拨地而起,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程,福建莆田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告诉笔者,该项目预计两个月内便可以投入使用,对当地生产的果蔬进行初加工生产。

据悉,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于今年1月中旬在凯里落地,是凯里市重点引进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由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共投资约3亿元。项目主要建设现代食用菌生产及精深加工车间,冻干烘干、醋酸、保鲜食用菌系列加工车间,水果系列、蔬菜系列以及粮食系列等食品深加工生产车间,项目全面正式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能实现年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解决就业人数约2000人,助力凯里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

当传统农业遇上现代农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福建莆田闽中现代农业给出了答案。

“按照我们的计划,首先是把加工和销售建立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要让农民成为发展农业产业的主体,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为喜欢农业,所以有担当。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林国荣作为疫情后第一个到凯里市考察农业发展的企业家,对凯里农业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凯里有土地、水源、劳动力、气候条件等传统农业优势,我们企业做农业有近50年的历史,有技术有市场,两者结合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当前,凯里市紧紧抓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防疫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凯里市林下经济,出台暖企政策,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市企业复工率达100%,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一直以来,现代农业招商在凯里市的农业农村发展中处在重要的位置。凯里市委市政府除了注重延伸现代农业产业的链条,更注重打牢农业基础、补齐“三农”短板,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提供强大助力。

3月15日,在恢复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凯里市委书记向必武第一时间率队到福建省莆田市围绕农业产业、林下经济、移民工厂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我也很受感动!凯里市委市政府非常负责,特别是你们的书记市长和其他市领导,天天陪我们一起到乡下去考察,去发动群众春耕备耕,农民朋友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带来了很多种子来试种,如食用菌、台湾红薯、德国香葱等,品种产量又高又好吃,不愁销路,如果今年试种成功,明年我们就可以大规模发动当地农民种植了。”据林国荣介绍,果蔬的生产加工,除了收购当地已经种植的辣椒、木耳、花椒等蔬菜,还引进了许多国内外销量好的品种,“把加工和销售这两块补起来,让农民种下去放心,种下去有收益,目前来讲,我们定位农民每亩地纯收入在5000到10000元以上。”

据了解,福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1971年创立以来,已有近50年专业加工蔬菜(食用菌)制品发展史,产品远销欧洲、南美、智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黔东南州凯里市真田综合农业深加工项目作为该公司在凯重点项目,将沿海地区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和经验引到了凯里,将有力推动凯里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仅实现“黔货出山”,更推动“黔货出国”步伐。

近年来,凯里市抢抓机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出台一系列土地、厂房、税费征收、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狠抓服务企业能力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助推企业在凯里发展壮大。

今年,凯里市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强做优“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随着一项项政策措施的持续深化,富美乡村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中的图景。(粟琼 徐宁 雷刚 王婷婷 吴贵川)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