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来到东营是河口区河口街道恒源蔬菜农业合作社,一盆盆绿油油的有机菜、一排排香菇棒整齐地排在架子上,每个菌棒上分布着8到10个大小不一的香菇……大棚里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近年来,河口街道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绿色现代农业,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走“品牌兴农”之路,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河口街道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一村一品”,打“优势牌”,念“特色经”。为加快推进“一村一品”,该街道采取政府牵头、能人承办、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导能人大户建立特色经济示范基地,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同时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搭建科技平台,发挥能人大户、致富能手的聪明才智,带动邻里乡亲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积极注册商标;引导、支持农产品分等分级、分装销售,推进后续加工,提升产品档次,做好地理标志申报和保护,加强品牌的培育、认定、宣传、保护和推广,先后成功注册了“洪斌果蔬玉米”、坨子螺肉、裕民花生油等品牌,产品进入各大饭店、市场,通过品牌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和竞争力。

近年来,河口街道努力在优化绿色产业上开辟新途径,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挖潜力、提质量、增效益。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大户经营”的工作思路,实行林业“奖补帮扶”政策,鼓励农民依法流转土地植树造林。在城东、城北、城西三个轴线完成新增造林25600余亩,实现“三轴”闭合,同时,抓好郭河、草桥沟两侧生态林带、生态杂果经济林带水系增绿工程,打造郭河林果产业生态经济带,探索开发自驾游、采摘游、休闲游、垂钓等休闲项目。对滨孤路、西外环路、北外环路、河民路等重要路段断档区域进行了补植提升。

河口街道充分做足“林”文章,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培训力度,把示范建设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抓手,实现林下经济发展“点”、“线”、“面”的突破。目前东五村、六吕村“上林下渔”台面养殖和长青村林下养鸡模式已初见雏形,其中长青村苗木林下经济项目区完成100亩林禽暂养区及800亩林渠特色养殖区等建设,实施了林下土鸡、白鹅等特色品种禽类养殖及林塘鱼、虾、蟹等特色品种养殖的林下生态经济开发项目,年可增加收入10余万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娜娜 通讯员 李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