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道法自然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供求信息 中医农业大讲堂

行业新闻

半月谈丨数字农业:风口已现,前景可期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03


2月24日,在四川省大邑县四川润地数字农业中心,技术人员使用数字农业监管平台查看农作物各项数据 王曦/摄半月谈记者 姜辰蓉

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综合应用。它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与地理学、农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结合,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以实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品质的目的。

2020年,数字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词。1月,农业农村部与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当前及“十四五”是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有些地区数字农业雏形已初步显现,不仅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也让农户分享到了数字经济红利。

有电就能种菜的“植物工厂”

“锄禾日当午”“垄上扶犁儿”的场景,在数字农业生产过程中已消失。

陕西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是上合组织农业国际合作实训基地。半月谈记者看到,基于现代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创新的管控系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多功能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系统等十项系统,正在为园区生产保驾护航。

在园区智慧云控制中心平台大屏幕前,技术人员可用控制系统,对不同大棚内的温度、光照、通风和灌溉系统实施遥测和调整。大屏还以分屏的形式,通过传感系统实时传回园区作物现场各项数据以供对比分析。

“这里的植物工厂,只要有电就能种菜,这一技术将缓解戈壁沙漠、高原哨所以及远洋舰船等鲜菜少的困难。大数据分析供需、决策种植频率合理分配,以物联网解决定制销售,以溯源方式保证农产品品质。数据分析保证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从经验化种植过渡到工业化、科学化种植。”杨凌智慧农业园负责人表示。

“抢滩”布局数字农业

企业往往最先嗅到商机。记者从京东集团西北分公司了解到,目前京东已在陕西省富平、黄陵、杨凌等地建立示范农场和基地,加快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

陕西怡萱农业合作基地是首个京东农场,这里1200亩土地曾因水质含氟量较高、土壤板结严重导致农作物种植困难,直到引入数字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引进新优品种、改善土壤环境、智能管控和数据管理,培育出了高品质水果番茄——“大糖西柿”。

每个种植大棚的地温、气温、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都得到精准控制。在农场,农作物耕种管收全过程均采用数据管理,确保高品质农作物生产全链条信息的公开。一亩大棚预计能生产2万斤西红柿,每斤售价14元左右,大多运送至一线城市进行销售。

在农场工作的20名贫困户,过去一年到头辛苦种地年收入不足3000元,托“大糖西柿”的福,如今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

新建数字农业园区的同时,传统农业地区也在加紧数字农业布局改造。

在陕西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苹果智慧园区,不仅装有可监测大气、土壤以及日照等11项气象因子的气象指标测试仪器,还安装了可实时监控果园动态的5组摄像头,可以清晰地看到每片叶子的叶脉。当某种病害达到一定程度,就可发出病害防治预警。

“打开喷灌系统。”随着永乡镇阿寺村亿农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玉珍对着手机一声令下,200亩果园里的自动喷灌系统开始运行。这里每亩地设有6个传感器,能随时随地、准确地提供果园的气温、空气湿度、雨量、风向、风速、土壤湿度等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分析,我一个人可以监测管理上千亩地。”张玉珍说。

洛川苹果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章军说,通过对各种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实现各种产业基础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实现了大数据集中分析和及时反馈,为果业生产期间常见病虫害进行快速、远程诊断,从而实现果园集约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减少病害发生,提升了“洛川苹果”的品质。

延安市政府数据显示,通过一系列提升,延安2018年带动苹果产值增加1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510元,此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厚实的产业基础。

农业数字化转型仍需协同发展

近年来,陕西、河南、山西等地逐步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区,已建有多个市级、县级农业信息平台,形成了宽领域和多系统的农业信息网站集群,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也已经延伸至基层。

风口已现,前景可期。各地发展数字农业热情也在逐步高涨,但“数字农业”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农工党陕西省委相关调查显示,数字农业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且不局限于农业内部产业,还覆盖农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全产业链过程,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由于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建设等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统筹规划、指挥协调和监督管理。

物联网关键技术不够成熟。目前的农业传感器主要包括农业环境传感器和动植物本体传感器,市场上国内传感器种类较少,主要用于感知农业生态环境,对动植物本体生命信息的感知较少。

陕西省政协委员车建营建议,对农产品生产环节之后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智慧管理,推广各种综合类信息服务平台。智慧管理的关键在于及时分析和处理各类数据,并将传感器网络与信息决策和处理网络进行无缝连接,让数据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处理和修复。在农村地区积极建设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推广各种综合类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国家、省、市、区(县)四级农业生产决策指挥调度中心和农业专家系统平台。

应尽快搭建和完善农产品供求链条的智能模型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智慧交易。建立健全物流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挖掘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潜力。建立起“干线机动化配送+万村千乡网络+电商服务站+快递超市”模式。(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0年第4期)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