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沈若宸
“今年洛阳市‘两会’提出了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洛阳发展新的赋能定位,发挥洛阳特色中医药品牌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文化繁荣兴盛。这对正处在转型发展时期的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洛阳市政协委员、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韦保新说。
“副中心城市建设既要注重硬实力的打造,也要注重软实力的提升。作为黄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河洛中医药文化,在推动文旅融合、积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韦保新说,洛阳有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推拿起源于洛阳,《黄帝内经》形成于河洛地区,伊尹是中药汤剂的创始人,龙门石窟的药方洞被称为“民间慈善医院”,北魏孝文帝在洛阳建立的“别坊”是我国最早的公立慈善医院,唐太宗贞观年间在洛阳设立的“尚药坊”,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中医药还一直是古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中医药不仅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也正吸引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目光。因此,提升河洛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对扩大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韦保新表示,多年来,学院充分利用推拿起源于洛阳这一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出了“河洛推拿”金字品牌,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下一步,学院将认真按照这次市“两会”的部署要求,充分利用河洛中医药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渗透到人才培养、校园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服务好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
首先是讲好河洛推拿故事,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学院编写《中医推拿文化健康知识手册》,介绍中医推拿的有关知识和临床常见疾病的手法治疗,让中医推拿文化进中小学校课堂,使青少年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热爱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组织专家走进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组织人员到新安、汝阳县等地开展中医药文化扶贫活动,把扶贫同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中医药特色疗法,为建设“健康洛阳”服务。学院附属医院积极推广中医绿色疗法,形成了以中医推拿特色疗法为主,结合针灸、理疗、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手段安全、无创、绿色,费用低、无任何副作用,为广大患者提供多样化的优质医疗服务。学院充分利用中医康复、老年护理等方面培养人才的优势,搞好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学院与洛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以慢性病治疗为重点,积极探索融医疗服务、养生知识、健康文化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努力提高洛阳市民的健康知识素养。
最后是建设中医药文化平台,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学院主动融入洛阳市建设“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配合打造博物馆之都,建设河洛中医药文化馆,丰富河洛文化的内涵,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黑暗世界的咖啡”“弘济坊”等大学生众创空间,从中体验盲人的世界,成为中小学生爱护视力的教育基地。建设新安县中药材基地,成为产学研为一体的中医药体验的窗口。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和地区合作,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