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8
自十万年前,智人从至少6种不同的人种中最终胜出,人类就认为自己已身处食物链的顶端,也越来越相信自己是全世界、甚至是全宇宙的主人公。
人类骄傲的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殊不知自己早已被植物驯化。
今天,让我们以小麦的视角去了解下,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在一万年前,小麦不过是野草当中的一种,只出现在中东一个很小的地区,但就在短短一千年内,小麦忽然就传遍了世界各地。
小麦在地球上占据的地表面积,相当于10个英国。根据生存和繁衍这个最基本的演化标准,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
小麦不喜欢大石头,所以智人得把田地里的石头捡干净;
小麦不喜欢与其他植物分享空间、水和养分,所以男男女女要在烈日下除草;
人类为了适应小麦和小麦农业,付出了多方面的代价......
小麦从万千草类中脱颖而出,繁衍至地球的各个角落,称霸粮食界万年之久(直到近几年才被玉米超越),并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性和文明进程……
原本智人靠采集植物、追杀小动物,就能获得足以养活自己的食物,亦或是跟在更强大食肉动物后面,吃剩下的腐肉工作比较短的时间就能填饱肚子,过着自由自在相对悠闲的生活。

农业革命开始,智人从自由自在的狩猎采集者的角色向农民转变,开始驯化小麦。
但事实上,小麦让人类从智勇双全的狩猎时代,进入到庸庸碌碌的农业时代。
进入农业社会后,由于耕种成本太大,人类不得不守在麦田边上,开始了定居生活。在一个地方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污染物,蚊子,老鼠,会传播病毒,瘟疫,水污染严重。
逐渐习惯一年四季都忙着弯腰除草、搬石头、挑水桶、收集粪肥,并就发明了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等新型毛病。

而且人类变得越来越暴力,农民有了私有财产后,经常会因为抢土地,抢水,抢粮食,而大打出手,为一片风水良田挣个头破血流。狩猎采集时代要是打架,打不过就可以溜,但到了农业社会跑了就意味着放弃田地和粮食,就意味饿死。
考古研究统计,农业社会中,因为暴力造成的死亡率高达15%,男性是25%,现在一些农业部落,暴力造成的死亡率高达30%和35%,有些地方高达50%。
驯化小麦还得靠天吃饭,极其没有保障,遇上天灾就得搭上性命。
所以,农业革命的真相是看似繁华的农业革命,其本质是:养更多的人,让大家活得更惨。
种小麦看起来很划算,其实是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负担,孩子大批死去,大人每天忙死累活,才能换来面包,稀饭。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采集者仍甘愿成为麦奴田奴?
人类放弃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向全面的谷物种植定居模式,并非传统理论认为的是生产效率、作物热量密度、耕作技术的升级等优势的自然选择,而是迫于国家形态的征税需求。
早期定居时代是传统采集狩猎与农业种植过渡时期,定居者采食住地周边一切可吃的植物,并将种子撒在附近比较肥沃的土壤中,从而不需要繁重劳作即可获得农业收益。
种植业的出现并不是因为食物储存的需求。狩猎采集者也可以很好地贮存食物,包括腌制肉类、掩埋鱼类使其发酵。谷仓储存技术就是这些早期技术的延伸。所有这些技术都有大量考古证据。事实上,在过渡期年代,该地区人们的食物来源相当丰富,食物储存并非很重要的需求。
同样,新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狩猎采集者的饮食稳定而多样,而农业主义者则几乎完全以谷物为生。在狩猎采集者饱食的同时,农业种植者则经常挨饿。狩猎采集者每周工作10-20个小时,而农业种植者则过着辛苦劳作的生活。狩猎采集者通常活能到年老,而种植者则患有疾病,还有征兵、战争,其婴儿死亡率约40-50%。
既然如此,那为何谷物在早期国家的形成中又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位呢?
小麦作为谷物有6个特质:看得见、可分割、可评估、可储存、可运输、可分配。而其他作物如豆类、块茎和淀粉植物就不完全具有上述优势。收税官员可将其藏入鞋内谋点私利,最重要的是,谷物在征税的便捷性和效率方面更受征税官青睐。
谷物的生长成熟周期稳定一致,不像土豆红薯果树之类成熟周期混乱,这减轻了税务官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成熟还有个好处是,军队或征税官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打谷和征收活动,避免多次往来,减轻税收成本。
在敌军入侵时,种植谷物也有利于实施焦土政策:一把火即可起到坚壁清野的效果,重在地底下的作物就不行。
最后,谷物生长在地面以上,征税官一望而知、便于评估、不利隐瞒。这些特征使小麦、大麦、水稻、小米和玉米成为主要的“政治作物”。征税官可以根据土壤质量对田地进行分类,根据平均产量估算税收。如果需要调整税收,则可以在收获前对田地进行调查取样,以得出该作物年度预期产量。为了征收更多的税收用于国家的战争扩张等支出,政府官员总会强制推广耕种技术来提高产量和税收。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种强制包括:反复耕作、破碎、反复翻耙等,以更好地为作物生根和提供营养。关键是,通过技术改进和征管优化,谷物的产量变得愈加可视化、可预期。
正是由于谷物类农作物的种植是国家征税的理想作物,才推动了种植的集约化、国家的集权化。从欧洲到亚洲,那些圈地的城墙、壕沟内,国家就像一个个农庄,强制种植提升了国家的人口和实力,人口反过来越来越依赖种植,就这样进入了相互的驯化进程。
要知道,在最初,种植并非人类食物来源的最佳选择,正是国家的出现,人类开始转向农业文明。
来源:《人类简史》、《反对谷物文明》、新周刊等,中华粮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