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深度观察

从李跃华医生案例看中医药文化与全球抗疫情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09

近日在几个中医药朋友圈中,大家对李跃华医生受到地方行政部门的不公正待遇而焦虑不安和奔走呼号。

李跃华医生是至今唯一不戴口罩给新冠病毒感染者看病的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因为治疗好武汉出名的不配合防疫管理的司法界原某领导而随之名扬天下。李跃华医生行医多年,无人追责。

但是,得罪地方行政部门的管理权威,其后果可想而知。各种帽子棍子随之而来,人身自由和安全面临危险。

从历史上的危机处理法律规定和实践操作案例看,在全国乃至全球人民遭遇病毒瘟疫时,任何人只要能够有办法拯救人命于水火之中,无论之前功过如何,均应打破常规,让其一展身手。

为民服务和仁爱至尊,此乃人之常情,国法常理,世界公认。

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前战疫情乃头等大事。

况且李医生几十年行医经验丰富,面对武汉疫情严重的局面,不顾身家安危,主动请缨出战,自发治疗诸多病人。

论人情人心,论济世救人,李医生均堪称技高一筹、救人命于危难的中医高手。李医生等诸多中医药医师之命运不济,实乃中国医疗体制之弊病。

面对全国瘟疫,如此高技,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面对全球瘟疫,如此高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当代中国拥有如此中医高手,也是国人之幸运,世人之幸运。李医生必得高层关注和世界关注,让其安心为战胜疫情而奉献技能。

李医生作为中医大夫发明微量苯酚穴位注射法,对新冠病毒有特效。此方法堪称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穴位本位,注射择具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根据中医穴位系统理论,李医生选择在四个穴位注射适度含量的苯酚。这四个穴位是脖子双侧的扶突穴、天突穴以及大椎穴。

该四穴位环绕气管,药物对应分布到上呼吸道周围的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和颈前间隙中,再到气道内抑制炎症、直至消灭病原体。李医生发明的针对新冠病毒的疗法在中医和西医学界都是有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的。

正当中国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战疫情局面出现好转之际,国际上病毒扩散速度惊人,全球战疫情的形势极为严峻。

中医药救世界将成为全球战疫情的基本途径。笔者在《中药救世界自浑人国家匈牙利开始——大湘西考古发现与世界工匠文明之九十九》yiwen 中断言,中药救世界和中医再崛起将是今年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的悲壮事件。在中医药被打压百年之后,人类面临的病毒灾难呼唤中医药崛起。

中医药文化并非中国所独有。三代以上,天下大同。先夏和夏商周时期,全球都在使用中医药。在西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挪威、奥地利等国家直到中国唐宋时期依然依靠中医药治病。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医药已经传播到欧洲。从笔者掌握的手头资料看,大约5000年前中医药由巨人部落传播到不列颠。英国的巨石阵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密不可分。

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巨石阵已经分布于不列颠的不同地方。著名的索尔兹伯里巨石阵在从爱尔兰搬运到英格兰之前,巨石阵文化已经体现出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多种形式的结合。在巨石阵中首先使用中医药历史上的草药。

选用特殊矿物质石材建造的巨石阵可以用草药治疗疾病。巨石阵的石材选用特殊的矿物质岩石,然后将矿石水跟草药调和在一起治疗疾病。

除了草药疗法以外,巨石阵的其他中医药治疗方法还有采用中医的石疗方法,用矿石水洗浴泡澡,以达到治疗作用。中医采用的另外一种治疗方法即音乐疗法也在巨石阵文化中有所体现。

在历史上,中医药文化随着华夏不同族群在不同时期向西方迁徙,最早沿着海路逐渐传播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和埃及和地中海东部地区,然后逐渐引入欧洲。

中医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万古保护神,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保护神。在过去百年中,中医药随着中国国运的衰弱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备遭国人和西方势力的打压。

如今,当中国和全球面临病毒瘟疫的大灾难时,中医药文化又有崛起的希望。因为,不仅中国人需要中医药的拯救,而且世界各国人在客观上也需要中医药的拯救。

当世界面临全球病毒瘟疫时,人类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认识将进一步加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造需要中医药文化的参与,当前更需要中医药文化来开道。中医药文化的复兴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核心内容。

随着全球战疫情的格局的展开,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在如此肆虐的病毒瘟疫面前,人类不分国度,共同承受苦难。中国需要中医药,世界更需要中医药。从目前的世界疫情看,没有廉价有效的中医药的介入,人类要战胜此次病毒瘟疫,几乎难以想象。

目前治疗新冠病毒的中医药药方主要是依据汉代神医张仲景发明的药方。

像李跃华医生发明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堪称独门绝技。随着李跃华医生发明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走向国际,中医药在全球战疫情的战争中一定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声明:本文是杜钢建原创文章,若需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和授权,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简介:

杜钢建,当代中国著名法学家,大陆新儒家代表。曾任清华大学凯原中国法治与义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汕头大学法学院院长、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集刊主编,《太平洋学报》主编,《中国法学》副总编。兼任全国国学文化专业人才考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亚太法协会执行会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全国公共政策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执行会长,全国老庄与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