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提到双创,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长阳创谷,这个由废弃厂房改造而成的创业街区,已然成为思维的交融地和创意的集散地。前不久,一辆“特别定制”的大巴驶入这里,车内装载着精心准备的中医治未病知识,更满载着杨浦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心与信心。
在创意巧思中传播中医药文化
不久前,一辆酷炫的大巴驶入长阳创谷,吸引了不少上班族的目光。不同于一般的载人巴士,这辆车除驾驶位外,没有再配置座位,宽敞的车厢被分成了不同的体验区,体验区内不仅能打卡有趣的游戏,还能学到实用的中医保健知识,堪称移动版中医趣味小课堂。
据悉,这辆别出心裁的巴士由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携手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海派杏林文化科普平台共同打造,针对年轻白领易出现的失眠、视力下降、肌肉酸痛等问题设计了“跨越12时辰”“手眼协调”“60秒负重穿越”等小游戏,每个游戏所在体验区墙面上则张贴了相应的中医保健知识,帮助参与者在玩乐中发现健康小问题,同时了解相应对策。
近年来,诸如此类“接地气”的活动,令中医药文化在杨浦区“遍地开花”。2019年6月2日,一场大型义诊在五角场下沉式广场开展,活动现场,医生与居民以联合汇演的形式共同普及中医药文化;2019年6月6日,“品味端午 与爱同行”主题活动在杨浦区控江幼儿园举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种子得以播撒在孩子们心间;2019年9月24日,杨浦区创智天地内,来自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骨干医生为白领们进行了一场“午休”主题讲座,反响热烈……中医进校园、进楼宇、进社区,正成为杨浦区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的常态,伴随着一个个金点子、巧方法,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精粹逐步进入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
在模式创新中普及中医药服务
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杨浦区的卫生健康事业散发着浓浓的“创新气质”。位于眉州路的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是杨浦区提供中医诊疗服务的主力单位之一,2018年7月,在上海市卫健委、杨浦区卫健委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由该院牵头组建了杨浦区中医专科医联体,医联体成员已达到30家。
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院长张书富介绍,医联体成员中,既有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也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及养老院的内设医疗机构。医联体以专病联盟等形式,将市级优质中医资源引入杨浦区,通过制定规范化的双向转诊流程,实现联合协作、资源共享,同时以工作室为载体,将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辐射。
与大桥卫生服务中心成立颈肩腰腿痛专病联盟、与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心衰专病联盟、与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全专联盟中医馆……作为海派中医石氏伤科二级工作站,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正一步步将中医药综合特色诊疗落实到区域内居民的身边。而以此为代表的杨浦区中医专科医联体建设,基于群众的诊疗需求和各级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不断按需优化方案,探索出一套实用而高效的基层中医药发展新模式。
在笃实求新中培养中医药人才
张蓓是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工作者,她在暗自努力的同时,也一直在寻求系统的培训机会。杨浦区中医医联体的成立,为张蓓这样的社区医生提供了求师问道的便捷路径。
据悉,医联体结合中医传统“师带徒”传承特色,通过建立名中医工作室,以工作室团队为载体,开展学术思想的传承及中医特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造血式”人才培养模式。医联体已在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杨浦区名中医工作室,并在共清护理院设立中医专家工作室,以点带面,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及中医护理的专项指导,实现优质人力资源的有效下沉。作为医联体主力军的杨浦区中医医院,在培养骨干医师、青年医师上也是不遗余力。医院大力引进多名市区级名老中医,在开设特需门诊的同时,定期开展教学查房,将中医经典融入临床教学。
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在为健康中国和健康上海建设作贡献的路上,杨浦中医人又将留下怎样的脚印?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刘欣宇表示,今后将听取更多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将中医传统疗法用在居民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以及治疗中,为杨浦区人民的健康谋福祉,为杨浦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真正做到心系民生,情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