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深度观察

弘扬国粹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7

12月26日,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第三十三期举行。此次活动邀请中药学专家赵中振作题为《〈本草纲目〉——李时珍留给百姓的实用宝典》的专题讲座。

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座教授的赵中振,长期从事本草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及世界传统药学研究,是知名的生药学家,药用植物、中药、方剂、中国医学史及中药鉴定专家。

讲座现场,赵中振以多年来对《本草纲目》的研读体会为切入点,结合他在世界五大洲传统医药资源考察的见闻心得,用专业、生动、幽默的语言带公众回到了400多年前李时珍研究本草编撰《本草纲目》的场景,并以多个中药(或组方、复方)为例,讲述中药炮制的工艺方法和使用上的配伍禁忌、中药应用与配伍中“君臣佐使”的大体原则、中药鉴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等。

他指出,《本草纲目》不仅是中国文化科学的代表,更是一本博物学著作,汇集一个时代本草天地的所知所闻,留给后人无尽的研究空间,值得认真研读,不断探索。我们应当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将世界传统医药的宝贵经验与资源相容并蓄,丰富中医药专业知识和中医药文化宝库,有促进中医药理论、实验、临床取得更大的发展。

撰文:王佳欣 摄影:冯推顺

竭虑著盛典 成就“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明代大文豪王世贞曾经给过这样的评价:“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据赵中振介绍,《本草纲目》属于中医药典籍,一共52卷,约190万字,收药物1892种,处方11096则,由明代李时珍历时27年编撰而成。

“李时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他之前本草都是以人为本,按照临床的需要上中下三品来区分,但是李时珍第一次对其进行了自然的分类,由动物、植物、矿物三部分构成。”赵中振指出,《本草纲目》的问世极大促进了当时的医学发展,本草学逐渐延伸且演变为《本草汇言》《本草求真》之类的优秀学说。就连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中也多次查阅并引用本草典籍,并将此书封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为什么要编著这部书?“用他自己当时的感受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赵中振介绍,据记载,当时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发现古书里面的很多问题,如果不澄清不解决,会直接影响到中医的疗效。因此,当他编撰此书时,首先写的就是中药的鉴别,包括药物的来源、药物的释名、药物的产地等。此外,李时珍是一个医学家,也是一个药物学家,在参考古人内容的基础上,他勇于实践自己亲自发明并记录了很多药物的特性。我国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自然资源之丰富,在《本草纲目》里有很充分的体现。

传承与创新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谈及中药和西药的区别,赵中振指出,最主要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复方,二是炮制,这两点也是中药的核心特点。“举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复方。补气四君子汤、补血四物汤,两个加在一起就是八珍汤,再加上黄芪、肉桂就是十全大补,再加上陈皮、五味子等就是人参养荣汤。六味地黄丸其实是两组药组成,三补三泻。”

此外,炮制也是中药一大特色。炮制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减毒,二是增效。以附子为例,如果未经炮制,是有剧毒的。临床为了保障用药的安全有效,就需要通过炮制的方法减毒,同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增加药用效果。地黄炮制是九蒸九治,需经过非常复杂的炮制过程。

“中医药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医药。”赵中振表示,《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文献学的集大成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不但有很多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同时还留下了众多不解之谜,有待后人去发掘探索。这也正是《本草纲目》的魅力所在。

他指出,中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门传统学科,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中医药的种子已经撒遍世界,中医药之花也必将开遍全球。

现场问答

枸杞是药食同源的一种 购买时如何挑选最佳?

赵中振:首先,枸杞一定要有一个白点。只有在宁夏采的枸杞才会有白点。第二,放在水里泡,超过95%以上会浮起来的枸杞是比较好的。第三,手抓,一抓即散的枸杞就是好的。最后,枸杞子不要买太红的,因为好的枸杞子不是很红的,特别鲜红的,往往是经过硫磺熏制的。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