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王琴红报道:12月5日,中国江西网记者获悉,日前,《江西南城“建昌帮”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经江西省政府同意并印发全省实施。记者注意到,根据《方案》,江西将用10年时间,把南城打造成为国家级中医药产业聚集区。
总体思路:将南城打造成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示范区
江西南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发展重镇,中药界的中华老字号“建昌帮”起源于此,是旴江医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享有“药不过建昌不灵(行)”“建昌名医誉天下”“建昌认同似金规,不过建昌药不灵”等美誉。
《方案》提出,江西将立足现有基础和资源,以“建昌帮”和旴江医学振兴发展为目标、以打造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和“建昌帮”中药材大宗商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为引领,以中医药全产业链集聚发展为抓手,加快建成特色优势明显、医药养游深度融合、健康服务能力领先的现代化地方中医药产业体系,将南城打造成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示范区,县域经济跃升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样板区。
发展目标:到2025年中医药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方案》明确,将南城发展定位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样板区、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示范区、中医药旅游与康养融合发展区。
实施目标具体包含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到2022年,“建昌帮”挖掘整理工作、中医药特色产业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交流基地建设实现显著突破,“建昌帮”中药炮制品牌效应彰显,全产业链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
到2025年,形成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与乡村振兴发展、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局面,培育1-2家中医药上市企业,力争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中医药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到2030年,成功打造国家级中医药产业集群,培育1-2家全国百强龙头企业、3-5个中医药全国知名品牌,力争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重点任务:实施六大工程
根据《方案》,江西将实施“建昌帮”和旴江医学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中药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中药生产扶大引强工程、实施医药产业支撑提升工程、实施康养旅游服务工程、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六大工程。
1、实施“建昌帮”和旴江医学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开展“建昌帮”传统中药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发展旴江医学,创新中医诊疗体制,扩大“建昌帮”和旴江医学影响力,营造浓厚的医药文化氛围。
组建“建昌帮”传统中药研究院,着力推进“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组建旴江医学研究院,实施旴江医学传承研究工程,对旴江医学发展脉络及传承特点、形成原因、社会影响、学术思想、诊疗特色等全方位的挖掘研究。
组建专科联盟,打造省级旴江医学特色专科诊疗中心。支持南城县中医院建设中医妇科、中医骨科、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中医五官科、糖尿病科等特色专病专科。到2030年,形成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旴江医学南城健康服务品牌。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医馆”建设,开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诊所、健康小屋,使之成为南城健康服务的载体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社区医疗卫生站、乡镇卫生院100%以上建成中医诊疗室,村卫生室80%以上能够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开展集诊疗、保健、康养为一体的中医健康服务。
2、实施中药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打造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推进药材种植、科研、观光融合发展。
以枳壳、白花蛇舌草、黄精、重楼、何首乌和泽泻等道地药材尤其是旴江医学学习用的特用药材为主,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亩,其中道地药材种植达2万亩;到2025年,力争实现6-8万亩。遴选南城本地4大优势品种进行优先推广种植。打造徐家镇、里塔镇、株良镇等3-5个区域性有机中药材品牌和标准。
3、推进中药生产扶大引强工程
建设占地2000亩的“建昌帮”中药产业园,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加大中医药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中药百强企业。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实施扩园满园工程。到2025年,引进大中型中药加工制造企业30个以上,累计投资2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实现中药加工制造产值360亿元,使“建昌帮”中药产业园建成全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示范园。
建设中成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仿制药三大基地。
深入开展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做大做优做响现有的麻姑酒、淮山系列、南城南丰蜜桔果醋等产品,将南城打造成中国南方食养产业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药食同源、保健食品产值达50亿元,到2030年达200亿元。
4、实施医药产业支撑提升工程
建设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和中药材产地电子交易中心、建设中药材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中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创建“互联网+大健康”数据平台。
探索、筹建以“建昌帮”中药产品交易为主,以名贵滋补类药材、新资源食品和药食同源食养产品、保健产品为辅的中药材期货交易市场。在符合当地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建设1500亩的中医药产业服务基地,其中,线上线下交易市场规划面积300亩,物流仓储建筑面积40万平米,力争2025年前实现年交易额达200亿元。
围绕中药材大宗商品线上线下交易需要,建成40万平米“建昌帮”中药产品、健康产品仓储基地,其中冷链仓储面积达10万平米。
建设中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到2025年,力争获得国家级资质,建成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评价认定中心。
创建“互联网+大健康”数据平台。到2025年,搭建南城县中医药大健康数据中心,实现中药材种植、生产溯源,药效检验检测认定,特色诊疗医药康养产品质量等数据全履盖;到2030年,建成和完善中医药大健康数据平台,作为江西省大健康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互联网+中医医疗”“互联网+共享医院”建设,实现网上就医,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康养”“互联网+中医药文化旅游”发展,实现网上体验、网下康养。
5、实施康养旅游服务工程
丰富中医药旅游新业态;依照有关规定举办节庆论坛,带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中医药特色旅游线路;延伸中医药康养产业链。
以“洞天福地·长寿建昌”品牌打造为目标,充分利用麻姑山和洪门湖一山一水旅游资源,整合特色小镇、医疗保健、特色药膳及道教文化、麻姑长寿文化等资源,融入中医药疗养、养生、治未病、康复等项目与适宜技术,实施一景一品战略,打造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以文化感受和康养体验等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打响南城全域旅游品牌。
6、实施创新驱动工程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人才支撑、创新金融扶持办法。
围绕“建昌帮”药业、旴江医学,支持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中医药、大健康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对获批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每年补助500万元,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组建时补助50万元,支持企业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加强科技成果在南城转化。建设“建昌帮”药业、旴江医学离岸科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