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联盟动态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深度观察

中医出大事啦!登上《自然》头条,纳入全球医学纲要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28
 
2018年9月26日,《Nature》头条刊登了一篇名为《Why Chinese medicine is heading for clinics around the world》的新闻。
 
据称,世卫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将于2019年推出该组织的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首次纳入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
 
突破:
世卫组织要将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
 
随着中医在全球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医也终于要迎来一次全新的突破。根据《Nature》的报道,世卫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将于2019年推出该组织的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首次纳入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
 
据悉,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在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也许很多朋友并不了解,全球医学纲要也被称为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在全球拥有绝对的影响力。ICD对数千种疾病和诊断进行了分类,决定了100多个国家的诊疗过程。它会影响医生的诊断,影响保险公司确定保险覆盖范围,影响流行病学家开展相关研究,还会影响卫生官员对死亡率等统计数据的解读。
 
影响:
中医或成为全球医疗保健不可或缺部分
 
中医纳入全球医学概要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庆山国立韩国医学发展研究所的董事会主席Choi Seung-hoon和其他人预计,包含TCM将加快已经扩展的中医的传播,并最终使中医成为全球医疗保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肯定会改变世界各地的医药。
 
加州大学的一名教师Ryan Abbott说,许多人同意世卫组织的决定将有助于中医药的传播。纳入ICD-11是“医疗保健提供者向保险公司说这是合法药物的有力工具”,他也是一名医学博士,曾接受过TCM培训。他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的行动“是一种主流的接受,将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的医疗旅游热点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看中医。在海外,中国在过去三年中在包括巴塞罗那,布达佩斯和迪拜在内的二十多个城市开设了中医药中心,并推动了传统疗法的销售。
 
进展:
整理中医系统架构的工作早已开始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时任世界卫生组织(WHO)马尼拉西太平洋办事处传统医学顾问Choi Seung-hoon带领亚洲国家的几十名代表,将数千年的中医知识整理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构架体系。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代表在无数次的会议中针锋相对,都认为本国版本的中医才是正统、应写入目录。最终这些代表逐步达成共识,提出了包括3106个术语的清单,然后对清单进行了英文翻译。《自然》称,这是扩大中医实践范围的重要一步。

 
延伸阅读:
中、西医冲突仍然存在
 
从根本上来说,中西医两方阵营的理念截然不同。西医追求的是用明确的定义和充分检验的病因来解释疾病状态,药物疗效评定通常需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供统计学证据。
 
而中医的基础是关于“气”的理论,根据中医学的说法,“气”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沿着被称为“经络”的通道流动,帮助身体保持健康。在针刺疗法中,针刺穿皮肤,抵达经络的数百个点中的某一个,通过改变“气”的方向恢复患者健康。中医疗法,无论是针刺还是草药,都是通过调整“阴”和“阳”之间的平衡发挥作用。
 
目前从中药中分离出的最受关注的物质就是青蒿素。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首先分离获得,现已成为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方法,屠呦呦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世卫组织角度来说,向来支持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把它作为实现全民医疗保健长期目标的一部分。世卫组织称,在部分国家,传统医疗比西医更便宜,也更容易获得。而70%的全球医疗保健支出基于ICD信息进行报销和分配。
 
对中医持批评态度的人则认为,目前没有生理证据证明“气”或“经络”真实存在,并且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医治疗有效。中药的有效性只在少数几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被证实。
 
许多受过西医训练的医生和生物医学家还认为,中医实践科学依据薄弱,缺少临床试验支持,有时甚至是危险的:中国药品监管机构每年收到超过23万份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