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接着来看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至二十二章之中的精华部分!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自然
先来看第一句,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什么意思呢?老子说有德的君王治理天下,应该去除掉那些,繁复多样的法令,更要去除掉追求奢华,追求个人享受的贪婪,挥霍,也不要走极端。这里的圣人,指的就是君王!因为我举出的这几章,基本上都是讲,如何治国理政。那想要治理好国家,领导人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这就是道家要的事。
观察
第二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什么意思呢!知道自己的强大,知道自己阳刚的一面,但是要以柔软的一面去示人。然后甘愿成为万物的辅助,成为天下的小溪,深谷。这样才能长久,才能使万物运转,所以成大事者,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来看这句,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什么是不贵其师?这要明白老子的上一句话!他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理解了吧!要爱护自己的老师,要懂得扬长僻短,借鉴别人!当然这样解释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更精深的解释是,不要理会那个老师,不要去认为什么好坏,有大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很迷糊,大家去体会一下。
宇宙
好了,再来看这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很好理解吧,重是轻的根本,或者说重是轻的源头,静就是躁的主宰,或者说静就是躁的源头!大家注意去体会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是整部道德经,一语道破天机的箴言。什么意思呢!这个法就是天下万物的主宰,也是效法,或者说取法,以法,都行!人活着要取法以地,效法以地,以此内推最后老子说,所谓的道,就是自然二字!那什么是自然?呵呵,自然就是自然!不要再问了。
问道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啥意思?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却说自见者不明!呵呵,别被我带偏了!这里的自见,就是自持己见,听不进去别人的忠言,不是自知之明的意思哦,这个自见就是执迷。因为执迷,所以看不到真正的东西!自以为是,反而不能彰显!自我歌功颂德,其实没什么功劳!理解了吧!所以人还是虚心一点好啊!
疾风骤雨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这句话最有诗意,最有禅意,最有哲思,什么意思呢?老子说,你们看呀!大风不会一天到晚的刮,或者说大风不会刮一天,大雨也不可能下一整天,当然小雨是可以的!接下来才是重点哦,老子反问说,为啥会这样?谁在背后搞鬼呢? 就两个字嘛!天地。唉!天地都不能长久,更何况人呼!是不是,各位?
凋敝
好了,再来看最后一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就是老子的辩证法哲学喽,委曲求全,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无比的正确,曲则全,枉则直。弯曲就会保全,除非你像钢一样,宁折不弯!当然弯曲也是另外一种直,这就叫委曲求全嘛!是不是,最后还是直的嘛。但是有没有真正的直呢?这个要去问科学家。低洼就会盈满!凋敝了,才能出生新东西!不要贪得无厌,贪多不化,是不是,去看那些贪官污吏,贪了那么多,把自己都搭进去了,换回来的,最后也都是国家的!所以说,多则惑,花样多了就会迷惑,人一旦迷惑了,那就危险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