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不具备实际的意义,但是是独立长存和永不衰竭的。
很多人看了道德经之后,仍然不明白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也没有一个具体文字的表述,老子认为道是浑然天成的东西。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模样和声音,但是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在道德经中的第25章,道法自然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浑然天成的东西,就是叫做道,在天地形成以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寂静无声,而且广阔无情,独立存在着,周而复始,不停息的运作着,可以看成是万物的一个根本。
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说的是到了一个性质,道是物质性的,是最先存在的,但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个东西很特别。不能拿这个东西和其他的东西去相比,他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在天地形成的时候就存在了,而且它超越了时空的概念,无法用肉眼去看见。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在这个时候,老子又说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大。这个和我们所说的大小并不是一个意思,在这里当代表的是一种形象,是一种虚空的形象,用来比喻大道的一个本质。大道要运行,因为大所以运行的速度快,等到运行到极限的时候就会自动返回,永远不会枯竭,其实这里所说的大河道都是同一个性质,同一个事情。
那么其实道和大都是同样的一个意思,所谓有一句话叫做道法自然,意思就是自然生成的,他向自然学习,顺其自然,也是至高无上的,它是一种本身的自然规律。
其实用我们比较通俗一点的理解,我们自己本身并不用去真实的去研究道和大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我们要理解的就是道所说出了一个智慧,也是老子所说的一个智慧。
其实道德智慧就是顺其自然,自然天成,不要逆天而行,用一种低姿态去为人处事。这是我们在道德经中需要学到的智慧,道法自然,就是一次告诉我们自然学习自然生成。
作为人类,虽然说头脑聪明,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能够屈于万物之上,能够自认为自己是万物的尊者,但是也不要太过于自高自大。如果太狂妄和贪婪,容易给自己带来一些灾祸。就像我们为人处事一样,太狂妄,太高大的时候,太自以为是,无形之中就给自己招来一些灾祸。
只有和别人和谐相处,用一种低姿态去面对别人,不要凡事都放在自己的心里,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的时候,才能会活得逍遥自在。才是最成功的一种,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也是我们需要从道德经中理解的一种智慧,为什么强调这一个智慧呢,就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总是容易犯一种狂妄自大的问题。在无形之中,就给自己带来一些灾祸,所以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提出这个智慧,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