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政策解读

上海:切实推进上海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7

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后,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全国中医药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和孙春兰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的热潮,并且结合上海市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孙春兰副总理部署的5项重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会精神和《意见》学习传达情况

  (一)第一时间传达学习

  一是向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汇报。10月28日,向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书面汇报全国中医药大会的情况。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批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强化传承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切实推进我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二是召开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并研究落实举措。11月13日,宗明副市长主持召开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一是向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传达本次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二是研究上海市贯彻落实举措,并对上海市落实文件起草工作进行了部署。

  三是及时在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系统传达学习。在10月27日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工作务虚会和10月29日召开的党组会上,传达了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的总体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和孙春兰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文件精神。10月28日,组织了上海中医药系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座谈会。

  (二)组织开展专题培训

  上海市先后利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会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举办的“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等平台对中央文件进行解读。12月12日,上海市组织中央文件解读专题培训,对全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科主任约250人进行专题辅导,切实把中央文件精神学深悟透。

  (三)加强宣传解读,营造关心、参与和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各主流媒体自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以来,纷纷报道发布关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闻,共发表报道50余篇。上海的宣传工作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上海市中医药系统40余位专家、学者、领导、企业家代表等纷纷发表感言,结合各自领域和自身工作畅谈学习体会,上海中医药报连续刊载,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上海日报、浦东时报、上海中医药报,以及新媒体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界面、看看新闻等广泛关注和深入报道,营造了关心、参与和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孙春兰副总理部署的五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全国中医药大会上,孙春兰副总理部署了五项重点任务,上海市结合本市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主要举措有:

  (一)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方面。一是进一步优化中医药资源布局。11月11日,应勇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新院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12582 m2, 总投资约11.4亿,计划床位650张。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新院区将对接嘉定区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成为上海西北区域中医医疗核心,有效构建区域中医医疗联合体,形成辐射效应,为我市形成四家市级中医院牵头的“东曙光医院、南龙华医院、西市中医院、北岳阳医院”四大区域中医医联体的布局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上海市曙光医院东院科教综合楼项目(建筑面积33476 m2 ,总投资约3.96亿)和肝病中心(建筑面积28684.76 m2 ,总投资约3亿)、岳阳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建筑面积48744 m2 ,总投资约6.28亿)、龙华医院浦东分院迁建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建筑面积76550m2 ,总投资约8.4亿),为我市市级中医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提升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大力推进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腾飞计划)建设,共涉及中医专业临床重点专科27个,财政资助总经费月2.1亿。三是全面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以新一轮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示范岗等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中医药融入社区健康服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中医药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全覆盖;推进新一轮“上海市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项目”建设,促进中医优质资源下沉。四是推进社会办中医相关工作。积极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参与中医专科专病联盟试点等中医医联体建设;成立上海市医院协会社会办中医分会,进一步强化对本市社会办中医机构建设发展的支持指导及行业自律。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管理。印发《上海市中医药师承教育管理办法》,规范师承类人才培养项目,建立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中医医术实践人员的师承教育规范化管理制度。二是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工作。制定考核各项制度和考核方案,组建工作机构、专家委员会、考核专家库等,并在12月11日正式开展对67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的考核工作。三是稳步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不断加强规培师资队伍建设,分别举办中医全科规培师资和中医住培师资培训各一期,培训师资共计212名。四是研究制定上海市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项目培养方案,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

  (三)加强中医药质量监管方面。一是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推进中医质控精细化管理,完成对中医护理专业质控组、中药药事专业质控组挂靠单位的期满再招标,强化对质控组织的考核管理;聚焦相关专业核心问题及关键环节,优化专业质控标准;强化中医质控整改情况的落实与追踪。二是加强中药药事管理。委托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修订中药代煎企业管理规范及相关考核办法,并将于2020年正式实施。根据修订的管理规范,开展相关培训和日常检查,启动新一轮煎药资质企业评估。三是开展中药饮片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研究。在上海市中医药传承与科技创新专项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中药饮片质量追溯体系研究,为中药饮片追溯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四是研究制定中药饮片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方案。

  (四)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实施中医药传承和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立项39项,重点支持经典名方共性问题研究、中药饮片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追溯系统建设以及中医特色的诊疗设备和健身产品开发,推动本市中医药科技创新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支持。二是开展中西医汇聚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合作,依托两校雄厚背景和学科优势,在中西医交叉汇聚、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探索现代生命科学与传统医学的交叉融合,为解决当代医学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三是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结合国家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要求,启动上海市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建设,遴选包括6家综合性医院在内的13家医疗机构作为临床研究中心,搭建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关键技术支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11月23—24日,举办循证能力提高培训班,在中医药人员中进一步普及循证医学理念,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

  (五)加强中医药系统队伍建设。一是启动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表彰活动。为进一步调动广大中医药医务人员积极性,让从事中医药的人员更有荣誉感、获得感,市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共同开展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表彰活动,目前已制定实施方案。二是是举办中医药经典知识竞赛,提升中医药人员理论素养。今年6月启动以“读经典、强素养”为主题的上海市中医药知识竞赛,并于11月举行决赛。全市16个区以及4家市级中医医院积极组织中医医务人员参与,在全市中医药医务人员中营造了爱中医、学中医的良好氛围。三是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科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12月12日,上海市中医医疗机构科主任管理能力提升班开班,来自全市8家三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的64名科主任参加培训,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高素质管理人才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出台上海市落实中央意见的实施意见

  抓紧制订上海市《关于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上海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

  (二)召开上海市中医药大会

  计划2020年第一季度召开我市中医药大会,表彰一批为上海市中医药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员,切实推动上海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