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生态养殖

“鱼菜共生”种养结合 打造五华区绿色生态农业新样板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1-01

 

近年来,五华区以绿色生态、农业增效、产业升级为目标,引进“鱼菜共生”农业产业新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探索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借鉴路径。

图片

 

循环种养实现“零排放”

 

云南渔菜农业有限公司在五华区西翥街道厂口社区建成约30亩的“鱼菜共生”基地,将高密度养鱼与水培种植相结合,过滤系统过滤鱼池水中的固体物质,微生物菌将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氨氮分解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用于蔬菜等农作物生长的供给,蔬菜根系吸收到养分把水质净化后,水又会回收到二次供水系统排入鱼池,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绿色、生态闭环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

图片

 

生物防治擦亮生态“招牌”

 

 

“鱼菜共生”农场运用生物防治、天敌式种养等技术,以虫治虫、益菌抑菌、以草控草、以菌治虫,实现了有效的绿色生态防治。以虫治虫,农场虫饵培育区通过培育功能性天敌式益虫和经济性食用型昆虫,用于防治病虫害和喂养农场家禽家畜及深加工,实现以虫治虫及生态喂养。益菌抑菌,运用活性益生菌来抑制致病菌和真菌等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自然改善农场细菌生态系统,既能防治农林作物病虫害,还能减少污染,减轻毒性。以草控草,通过在农场大量种植菊苣等占领野草生长的地盘,让野草无立锥之地,达到以草控草的目的。以菌治虫,利用一些能使有害生物致病或抑制其危害的微生物抑制虫害的发生,以菌治虫避免了农药残留,还能提高作物产量。

图片

 

集约生产提升经营效益

 

 

“鱼菜共生”生态农业系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在这样的平衡关系维持下,十立方米水就能达到传统一亩鱼塘的产能。在鱼菜大棚里,一年四季都能种养,既提高了单位产能,又节约了劳动力,实现多元收益目标。基地19000平方米的水培种植面积、600立方米水体液氧高密度养鱼池,实现年产蔬菜340吨、产成鱼3.6万公斤,亩产值可达15万元。这种模式节约了土地、水资源、管护所需的人力成本和农资成本,树立了低投入高回报集约型“鱼菜共生”示范标杆。

图片

 

补链延链“三产”融合发展

 

 

“鱼菜共生”基地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同时,积极补链延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初加工农产品。以生态有机果蔬为原材料积极开发新产品,现已成功研制出辣椒酱、草莓酱、草莓酒、香酥虫、菊花茶等初加工农产品,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力。积极向休闲观光产业端延伸。基地租赁周边农房开设了观光体验餐厅,已初步形成集采摘观光、技术推广、农业科普教育、餐饮美食为一体的农旅产业链条。随着观光访问群体的增多,同步带动了基地周边农家乐和农副产品销售,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鱼菜共生”生态循环农场运用新型复合耕作体系,把水产养殖、水培种植、昆虫繁育、畜禽养殖、微生物培养等这些原本完全不同的农业模式,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各种设备设施的应用,实现科学的协同共生,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新路子。

图片

 

 

 

 

来源 | 区农业农村局 西翥街道

编辑 | 胡韦弦

编审 | 孙啸武 崔志超

终审 | 叶俊麟 姜媛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