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花田实践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位于广袤的武陵山区深处。凭借菖蒲盖大草原、花田梯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旅游资源,花田乡探索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过去,花田乡受困于“鸡爪田”“巴掌地”的山区地理条件,无法发展机械化、规模化农业,加上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在重庆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的支持下,花田乡在产业发展上不断探索、开拓创新,迈出数字化、生态化、绿色化的发展步伐,不仅推出“云稻米”数字化运营模式,还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并创新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种植养殖循环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赋能,拥抱网络经济

花田乡何家岩村的稻米虽然品质上乘,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闭塞,曾经的“贡米”没有市场竞争力。

面对优质稻米销路不畅的困境,花田乡采用数字化手段,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云稻米”认养计划。通过这个计划,全国网友都可以通过“何家岩云稻米”小程序,在线认养花田乡的稻田,成为“云上农场主”。

这种模式让稻米直接与市场对接,提前锁定收益,成功将传统农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大大降低了销售风险,实现何家岩贡米从卖不出去到供不应求的华丽转变。

何家岩村的“云稻米”项目始于2022年,花田乡通过与腾讯“云稻米”团队合作,开发“何家岩云稻米”小程序,作为用户在线认养稻田的平台。起初,村民对这种新颖的销售模式持怀疑态度,但在团队和村干部的耐心解释下,村民逐渐接受了这种模式。

通过小程序,用户可以在线认养一平方米的农田,成为“农场主”,并实时观察稻谷的生长情况。这种模式不仅为村民带来了额外收入,还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自2023年开始,“云稻米”项目认养面积逐步扩大,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用户的认养体验,何家岩村丰富认养方法,提供更细致的服务。用户认养稻田后,可以通过小程序观看稻田慢直播,与农户进行线上交流,感受农耕文化;花田乡的乡村职业经理人作为线上客服,解答用户的各种疑问。同时,认养者还能享受到村里的餐饮和住宿优惠。

项目上线后,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用户订购一空。

“云稻米”项目,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通过数字化技术,城市居民与村民产生联接,乡村资源得以盘活,何家岩村的稻米销售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全乡产业发展。

如今,花田乡已成为著名的旅行地,被誉为“天河之眼”的菖蒲盖大草原和360度临崖全景梯田——花田梯田游人如织,进一步带动农家乐、民宿和其他旅游业态的发展。

 

生态赋能,培育海拔经济

近年来,社会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花田乡常见的野生淫羊藿一直有专人收购。高品质淫羊藿每亩毛收入可达上万元,市场缺口大,经济效益突出。

花田乡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机遇,经咨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专家,发现全乡海拔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优越,正是中药材的绝佳种植地,便决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将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通过深入调研,花田乡引进一家技术实力雄厚的中药科技公司,该企业在多地建有中药材基地。花田乡与这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中药材产业在全乡发展。

花田乡还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多家单位,采用“政府+研究院+企业+强村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中药材产业园,通过政府引导、科研支撑、企业运营、集体参与、农户受益的方式,实现多方共赢。中药材产业园目前拥有80多个大棚、50亩现代化育苗基地,未来还将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2024年8月14日,在重庆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酉阳县花田乡工作队、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及重庆中药材有限公司等各方代表共同见证下,花田乡政府、中药企业、强村公司三方在花田乡签订合作协议,将中药材种植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推动中药材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花田乡重点打造的覆盖全乡的协同发展产业。政府前期共投入100余万元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上千万元,带动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0余万元,预计通过务工、种植、分红等方式将带动5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

未来,花田乡计划持续整合社会资源,发展中药加工厂、中草药博物馆、百草园、康养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多个项目,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研学于一体,涵盖一二三产业的集群化产业格局。

 

绿色赋能,构建循环经济

花田乡创新构建的种植养殖循环经济模式,如同一幅精心编织的绿色生态图,巧妙地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相连,实现资源的良性循环与最大化利用。这一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更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展现出一定成效。

作为远近驰名的千年贡米之乡,花田乡以传统水稻种植为基础,创新性地发展“稻鱼共生”“稻蟹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

在这里,稻田成为自然生态的缩影,虫鸣鱼跃间,稻田里的害虫成为鱼、蟹的美味佳肴,而鱼、蟹的排泄物则化作滋养稻田的宝贵肥料,共同孕育出绿色健康的水产品与稻米,广受市场欢迎。

不仅如此,花田乡还巧妙将鲜食玉米种植、肉牛养殖与中药材种植三大产业融为一体,打造闭环运行的产业链。玉米种植产生的秸秆、玉米芯等废弃物,经过处理转化为肉牛养殖的优质青贮饲料;而肉牛产生的粪污则通过干湿分离等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回馈田地。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起高效、环保的循环经济体系,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通过间作套种玉米等作物,喜阴的淫羊藿获得适宜生长环境,既促进了中药材的优质高产,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

未来,花田乡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种植养殖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努力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继续走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作者:重庆市专用通信局干部,重庆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派驻酉阳县花田乡挂职副乡长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