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开展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改革

  3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邀请德州海关、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2023年“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有关情况。
 
  德州海关开展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对辖区主要调味料加工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宣讲,调动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配合,审核确定试点企业和商品名单并向济南海关备案。货物抵港前,引导企业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药食同源商品进口用途证明》申请。货物到港后,企业凭《药食同源商品进口用途证明》等向德州海关申报进口,德州海关优先办理通关放行手续,解决药食同源商品通关难问题。
 
  针对德州没有铁路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缺少口岸对接进出口企业的“中间层”、物流关键节点效能发挥不足的现状,德州海关对滨州、聊城等地已运营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进行实地调研,学习经验和做法。积极争取济南海关支持帮扶,如期对平原监管作业场所现场验收;制定个性化、智能化管理方案,实现海关智慧监管、企业顺畅通关。项目完成后,出口企业可通过海铁联运模式与青岛港连接,进而推动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真正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市商务局积极推进“码上追溯”,助力放心消费。通过扩大“码上追溯”商超覆盖面,实现采购、流通、销售等环节信息的在线管理。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溯源效率,对现有追溯平台升级改造,优化溯源管理环节。加强农贸市场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扫二维码可查询追溯信息。积极宣传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成效,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溯源管理,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
 
  为助力外贸保稳提质,市商务局开展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工作。该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力支持外贸企业出口。与保险公司加强配合,坚持“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对出口信用保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行外贸企业出口信保保费分类补贴。利用信用保险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的保障作用,提升“走出去”项目对外贸出口的协调拉动作用。(记者郑东岩)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