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网讯
疫情无情人有情,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中联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理事会的正确引领下,在各级各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在分会全体成员单位和中医农业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医农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焕发了新的活力。
新冠疫情下,“中医”不仅能医治人类的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农业科技及种养技术,其原理和方法对动植物有着治未病的功能、并能改善农牧产品的生长环境,促进动物和作物健康生长,有效地改善农牧产品的产地环境和品质质量,最大限度进行资源循环利用、集约化农业经营,是有效解决现代农业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威胁人类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利于当代泽被后世的千秋大业。
在暖阳的冬日,我们回望2020,用一帧帧画面去回首每一个被历史铭记的中医农业开拓创新的足迹,每一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我们在回望中,致敬中医农业,以奋斗为浆,再次杨帆启航。
从今天起,锄禾网、国际中医农业网将推出《回顾2020,致敬中医农业》系列专题,向2020年从事中医农业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的各界人士致敬,并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
政府支持
一、各地政府高度关注并支持,中医农业技术应用软着陆
中医农业技术应用下生产的农牧产品,其安全性、品质保证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已经具有了广大的市场需求。近几年来普遍受到政府关注与支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乡村振兴、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通过大力发展中医农业,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落实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业已提到了政府有关部门重要的议事日程。
“中医农业”,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原理和技术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
中医农业目前在国内发展迅速,同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包括机理研究方面等)、实践经验和成果。各地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许多“中医农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中医农业示范城市与示范县建设。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0年连续召开了两次国家级的国际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并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建立了永久会址。
大会开幕式
马建中主席致辞
桑滨生副主席兼秘书长主持开幕式
孙继业副省长讲话
马建中主席为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永久会址授牌
马建中主席、孙立成书记共同为世界中药(材)互联网交易中心、世界中药(材)质量检定中心、世界数字化中医药(扁鹊)研究院揭牌
中共临沂市委王安德书记已就中医农业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做了重要批示,要求做为双增双减的重要技术示范推广;分会执行机构锄禾网公司落地临沂,并已报备了国际中医农业院士工作站(两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在临沂科创城,创建国际中医农业技术研发科技集成高地。
潍坊市中医农业产业发展得到了当地科研部门和政府的有力推动;已创建有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各级落地机构,特别是中医农业产业研究院的创建,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四处孙建刚处长撰写的《发展中医农业 助力生态文明》的调研报告,刊发于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决策调研"第22期,湖北省人民政府万勇副省长对此报告批示指出"这是一个古老问题,又是一个崭新话题,可以深入研究,大胆试点,务实推进,系统谋划、整合抓手、重点突破…。
湖北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组成中医农业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推进中医农业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广。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王海涛厅长前往世界中联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秘书处,交流调研中医农业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情况。
2020年5月30日,湖北省中医农业产业示范首届专家研讨会在湖北咸安召开;
2020年5月30至31日,咸安区人民政府在湖北省率先召开中医农业产业示范研讨会,咸安区人民政府周华副区长、陈伟副区长和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等区直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议还邀请世界中联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一行专家学者围绕中医农业产业落地这一崭新课题,对咸安区资源环境、产业现状、环境表现、经济水平和涉农政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
安徽、重庆、贵州、江西、河北、天津、内蒙、陕西、山西、东北三省部分地市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也在进行中医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新冠疫情之后,国家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列为国家战略,中医农业产业进入技术研发成果应用和推广的快速发展时期。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政府吴云飞县长在婺源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中应用中草药复方综合技术应用(中医农业技术)成果给予了较高评价,并表示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实施“全域有机”发展战略,统筹产业布局,构建区域有机农产品公共品牌,培育集中连片、特色鲜明的有机农业产业带,建设有机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强与中科院贵阳分院合作,推动茶叶有机化种植和中药复方综合技术利用;实施茶叶良种选育工程,通过8-10年努力,争取培育出1-2个国家级茶树良种;
贵州省相关政府及科研部门在重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中医农业技术应用于中药材的品质提升纳入省科技计划项目,取得较好的成果;中医农业技术开发成果:中草药复方综合技术应用分别在茶叶,水稻,草莓,太子参,半夏,蜂糖李,番茄,山药,猕猴桃,刺梨,淫羊藿11个作物上做了示范,并在贵州省科技厅和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获批立项;
中医农业理论应用技术《南果北移生态自我循环栽培》《功能性蔬果保护地生态高效栽培》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示范应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中医农业技术团队利用废旧多年的温室改造成冬暖夏凉的多功能日光温室。采用中医农业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南果北移生态自我循环农业模式”和“保护地3年不动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发明专利,使用纯有机肥配合中药肥、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化学激素栽培的热带特色水果:当年结果,口感超越原产地,另外抗病虫害体现明显。此项技术成果获得了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及地方领导的支持,呼和浩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赛罕区区长等领导专门听取了技术发明人和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指示要结合呼和浩特的现有条件进行复制推广,政府可以政策和资金配套支持。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赛罕区区长等领导听取技术发明人朱思浩的汇报
呼和浩特赛罕区代区长、党委副书记程重重听取成果汇报。
2020年天津市蓟州区科技局授与中医农业研究人员卢秀玲科技特派员,帮扶蓟州区东施古镇韩家筏村困难村设施园区指导使用中医农业中药植保,宣传中医农业理论,对相关人员进行中医农业技术培训。
2021年新年伊始,世界中联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专家委员会核心团队印遇龙院士、张友明院士与其团队与河北省固城县人民政府就以岭药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项目进行了深入调研与项目分析;
进入2020年,世界中联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执行机构锄禾网公司分别在山东临沂、安徽利辛等地市重点创建了以中医农业技术保障为基础,以绿色有机生态循环为产业链模式的生态种养一体化示范基地,打造适应新型农业生产关系的绿色有机生态循环种养一体化”临沂模式““利辛模式”。先期培育向“长三角”城市提供绿色有机安全的农牧产品的供应链;一方面为中医农业技术应用的种养基地解决产品的销端,另一方面,配合长三角城市的菜蓝子工程,将中医农业技术保障下安全健康的生态绿色产品供应给城市消费者。
中医农业产业发展,在临沂落地优势鲜明,平邑县栽培金银花种植基地,面积突破65万亩,流通量占全国的80%以上。同时,由锄禾网牵头院士团队与当地玫瑰产业种植基地成立了中医农业院士工作站申报中医农业技术研发等重点项目落地临沂。临沂市从事中医农业技术的推广团队在蒙阴蜜桃、兰山果蔬、沂南黄瓜、莒南草莓、胡阳西红柿等作物上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成果,以产自临沂为区域品牌的优质农产品融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并在上海成功举办了推介会,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由上海和苏州两市菜蓝子工程的相关代表在临沂当地考察了绿色生态种植基地,给予了较好的评价。
安徽利辛县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中医农业的生态种养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建设给予了重要的支持,分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在中医农业技术研发与产业示范的落地实践中,有实战经验和组织带动能力,2021年全县推进中医农业产业落地示范,打造绿色生态循环产业园,加快中医农业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做好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利辛县中医农业技术研发人技术优先,利辛县落地产业运营机构平台化运营经验丰富,他们与分会执行机构紧密配合,倾力打造”利辛模式”;中医农业技术将不断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

(2)中医农业产业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①中医农业科学、植物中医学、动物中医学等多学科的创新研究与应用服务。
②互联网+网络信息和养殖商务的应用服务。
③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种业、生态保鲜、生态加工和生态物流。
④中(草)药生物植保产品、动保产品、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和生物保鲜产品的创新研发与生产制造。
⑤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中医农业专业与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
⑥中医农业综合体建设。
3、独特:示范证明中医农业在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方面,克服了有机农业不能抵御病虫害、不能高产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