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行业新闻

湖南洞口:农技推广员"绿色种养试验田"喜丰收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0-18

中国网10月16日讯 10月15日,湖南省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120亩优质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忙着收割金灿灿的稻谷。“我的‘稻田鸭’是5月下旬放入稻田的,从未投喂过任何饲料,鸭肉紧致有嚼劲,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洞口县“圣腾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芳升看着堆成小丘的谷堆和供不应求的“稻鸭”,笑得合不拢嘴。

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毗邻洞新高速连接线,蓼水河穿境而过,福田坝将蓼水河拦腰截断,滋润着沿岸千亩良田,优越的灌溉条件和河水冲积带来的肥沃土壤使得这里风景秀丽,物产丰饶,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基地采取‘稻鸭共生’的模式生产的绿色优质稻,放养稻田麻鸭,鸭子平均每只在2公斤左右,售价60元,很受欢迎。”彭芳升说,他按每亩稻田10只鸭的密度进行放养,鸭子的生长期在120天以上,由于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国庆长假期间,吸引了很多县内外游客前来购买。目前,稻谷已预订出三分之二,稻田麻鸭即将售罄。

54岁的彭芳升毕业于县农民中专,早年曾从事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后又从事农资销售。“我是搞农药化肥销售的,但我的‘稻鸭’共生模式就是没有用过一滴农药,这并不是自相矛盾。”彭芳升认为,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加注重绿色养生,他就想在绿色防控领域探索出一片天地,让人们吃上放心的绿色有机食品

2014年,彭芳升开始大面积流转闲置土地,开始自己的绿色种养梦,并发起成立的洞口县圣腾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经过4年的发展,彭芳升的合作社承包和流转的土地达到1000亩以上。

2018年,彭芳升开始重新审视位于高速公路连接线旁连片120亩的优质稻田。“这片稻田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和土壤条件相对较好,我就想拿来做绿色种养的试验田。”彭芳升采取这种稻鸭共生模式,是在每丘稻田的四周和中间开沟,水稻进入分蘖期后放入孵化一个星期左右的鸭苗,每丘稻田四周设置防护网。鸭苗放入稻田后,让鸭子与水稻“全天候”同生共长,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鸭子踩食杂草代替除草、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再辅以太阳能灯杀虫、生物技术防虫等措施,使水稻的整个生产过程不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实现稻米和鸭子的绿色生产。

“今年这120亩稻田,一季晚稻优质米的收入40多万元。投放了1200多羽本地麻鸭,除去消耗,可收获成品鸭1000羽以上,收入在6万元左右。”为了真正实现“零农药”,彭芳升在“稻鸭”基地了安装杀虫灯、诱捕器等物理除虫设备。为了随时观察鸭子生长,彭芳升还加装了监控,可以全天候、无死角观察每只鸭子的习性。

“‘稻鸭’共生,绿色共享。明年我准备扩大‘稻鸭’共生种养面积,达到500亩以上,让更多的人吃上绿色生态产品。”彭芳升说,创新的绿色种养模式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加快了当地脱贫攻坚的步伐。目前,绿色防控、农药化肥“零增长”已经在雪峰山下蔚然成风,生态环保已成共识。今年,该县共推广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防治面积8000余亩、“稻鸭”共生技术5200余亩、稻蛙共生1.2万亩、生物农药施用面积3万亩以上,大大降低了农药、化肥施用量,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