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封杀,除了中国》——2019年年底的网文,今年一月妖影再现,这两天诈尸还魂于朋友圈。
“澳洲、美国、欧盟等国家早已被禁。但在中国,它披着‘救命药’的外衣,却毒害了数十万中国人的身体。”
“澳洲药品管理局(TGA)从国药龙头的北京同仁堂产的两批止咳药中,发现了马兜铃酸和苦杏仁苷这两种危险物质的痕迹……这事说来挺讽刺的,号称‘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300多年老字号+国药龙头的北京同仁堂,却让澳洲药品管理局发现了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
“然而,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一件更可怕的事!通过澳洲药品管理局召回这事。我们发现,在中国,你常吃的大量草药及中成药是致癌性极强的……难道我们想和老祖宗一样,40岁就挂了吗?”
开篇几句,就让我们看到一个穷凶极恶的“中医黑”,跪舔西方、数典忘记祖的奸佞嘴脸。
“中医黑”的伎俩,要么拿民间土方和神话传说说事,要么每次都说经络不存在,要么盯着中药的副作用不放,要么拿古代人寿命说事儿。他们大致分为这几类:曾经被骗型、一知半解型、断章取义型、异想天开型、无脑跟风型、别有用心型。目前,在网络上乱咬乱叫的“中医黑”,基本都是有任务的。他们用大量的时间、账号,貌似攻击中医,其实是攻击中国,这样才能有鲜为人知的巨大利益。
拿马兜铃酸说事,2017年就开始了。当年10月18日,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发了一篇研究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肝癌相关性的论文。文章认为,马兜铃酸广泛涉及我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肝癌发生,提示马兜铃酸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
一篇普通的学术文章,却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他们把矛头直接对准了中药,诸如“我国肝癌高发与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相关”“中草药导致肝损伤”“有毒中药千万别吃”等言论不胫而走。
事实上,马兜铃酸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尚缺乏直接证据。在该研究中,病例的服药史不明确,患者是否服用含马兜铃酸相关制剂及其药物种类、成分含量、服用剂量、时间疗程、基础疾病等情况都不清楚;其次,该研究的关键病例数较少,取样代表性不足,难以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肝癌发生的客观真实性;再次,相关的安全性风险信号缺少完整的证据链,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相关基因突变、肝癌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证实。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梁爱华长期从事中药安全性研究。针对马兜铃酸的毒性,她的团队用大鼠进行过比较充分的动物实验,但并未观测到对肝脏的影响。也就是说,目前,马兜铃酸与肝癌的相关性没有得到动物实验的支撑。
据说,汉代名医华佗的姐姐患有寄生虫病,华佗开了大量的毒药。华佗的外甥发现后怕毒死他妈,就把药物减少了一半,结果他娘还是死了。华佗的外甥就把华佗告到县衙,华佗认为大量的毒药才能把虫毒死,死虫从大便排出病就好了,结果外甥私自把毒药减量导致虫没毒死,反加骚乱,把病人痛死了。
故事真假,暂不考究。志三想表达的意思是:中医用药之妙,存乎一心。治病下药,该用毒药就要用,该多就多,该少就少。
无论中西药物,均有两重性,既有治疗作用,也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重要的是用之得当,用量把握准确,且中病即止,不过量、持续使用。如砒霜,其毒性众所周知,但其治疗白血病的功效亦是举世公认。此外,不同于西药,在很多时候,中药复方配伍讲究“君、臣、佐、使,生克制化”,在保证复方药整体效果的同时,降低单味药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
西医自有西医的好,特别是外科。但头疼脑热的问题,用几块钱就可以解决了,不用去西医吊瓶打抗生素,不是很好吗?正视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但大可不必因“中医黑”的狂吠,而过于恐慌。因噎废食,岂不是傻子?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无论外界如何风吹雨打,中医复兴的步伐必然不会停息。(黄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