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行业新闻

中药注射剂能否借战“疫”复起?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16

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了包括喜炎平、醒脑静在内的8款中药注射剂,且主要用于重症和危重症。

 

       而回想起近几年来中药注射剂的遭遇,不免有些荒诞。无论是被纳入重点监控目录,还是大量被踢出国家、省医保目录,以及2017年出台的注射剂再评价,都对中药注射剂行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打击。在销售层面,中药注射剂虽然品种数量已经从巅峰时的1000余个缩减到100多个,但市场规模仍然有千亿级别,却常被媒体指为“医药腐败重灾区”。可谓是举步维艰。

 

       借此次疫情中的出色表现,中药注射剂顺势赢回国家、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并改变当前严苛的生态环境,成为众多从业人士的渴望。

 

抗疫功效显著  腐败黑锅中药注射剂不背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基本处于平息状态,除却零星境外输入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患者,境内可堪称安全。回想起此次疫情平息的过程,中医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神奇效果,让许多人惊叹不已。

 

       事实上,从1月27日公布的第四版诊疗方案开始,中药注射剂正式获得推荐。到第六版又增加了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

 

       国家卫健委在最新发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推荐了包括喜炎平、醒脑静在内的8款中药注射剂,且主要用于重症和危重症。其中,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用于重症治疗;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用于危重症治疗。

 

       此次疫情之前,由于滥用、不良反应等原因,在各地重点监控目录上,这8款中药注射剂均榜上有名。它们都是大品种,大多市场原本已经萎缩,涉及江西青峰、天津红日、广州白云山等多家知名药业。在销售层面,中药注射剂虽然品种数量已经从巅峰时的1000余个缩减到现在的100多个,但是,市场规模仍然有千亿级别,其中不乏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的大品种。同时,相关企业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常被媒体指为“医药腐败重灾区”。

 

       对于“医药腐败重灾区”这一名头,北京盛世康来中药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勇表示,安放在中医药注射剂头上未免有些“名不副实”。严格意义上说,中药注射剂不算医药腐败的重灾区。

 

       “腐败重灾区的定义是案件爆发多,涉案金额比较大,对行业损害比较大,而中药注射剂远远够不上。”申勇以此次进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几种中药注射液为例,血必净单价8元左右、喜炎平4元左右、醒脑静10元左右,和西药注射剂相比便宜得过分,例如拜耳的拜复乐注射剂,单价高达280元。“所以,中药注射剂实乃薄利多销,腐败的空间较小。”申勇为中药注射剂遭受抹黑感到不公。

 

       实际上,根据新闻报道频率统计,能够称之为医药腐败的重灾区其实是医疗器械和医疗机构建设工程。例如CT、核磁、生化仪等,动辄上百万元的价值,腐败空间极大,还有医院的装修、盖楼工程大项目,稍微监管不力,就容易出现权钱交易,造成严重后果。

 

       申勇认为,中药注射剂被误解与很多中药上市公司都是中药注射剂起家不无关系。比如上述几款进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企业,如江西青峰、上海凯宝都是靠中药注射剂起家,且销售费用较高,所以受关注度高,加上媒体炒作,中药注射剂就成了“背锅侠”。

 

       诚然,对于中医药和中药注射剂的误解事实存在,但中药注射剂从巅峰中急速衰落,屡受国家层面高压、打击的现实境地不容忽视。其背后的原因,申勇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西医对中药注射剂的片面理解,主要是中医理论与西医科学之间存在隔阂;二是在过去的上千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中有一些的确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主要是纯度和制备方法的缺陷;三是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对医保资金的占用,99%的中药注射剂在病房中使用,而80%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在国家、省医保目录都能报销,而且用量还很大,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医保资金;四是科学研究数据不足,中药整个学说在循证医学、真实世界研究等方面欠缺强势支持。

 

起死回生之论尚早  质量和科研决定未来发展

 

       在此次抗“疫”中,中药注射剂得到大规模使用,甚至在国家的支持下走出国门为全球抗疫事业作出贡献,这相当于给广大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注入信心。

 

       业内有专家认为,此次疫情过后,国家层面将会重新审视中药注射剂的价值,出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角度,会对中药注射剂行业放松“缰绳”,甚至支持其发展。对于此类乐观观点,申勇认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进入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八个品种将会彻底翻身。

 

       “中药注射剂100%起死回生不敢说,但是至少这批进入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8个中药注射剂,未来肯定会进入国家战略储备,得到相关的政策保护,算是获得了新生。”申勇认为,其他注射剂品种的命运还要看下一步的政策发展。

 

       申勇举例说,在2003年非典,以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以防控传染病为主的)北京地坛医院,曾经在非典疫情前被北京市政府以卫生改革为名计划撤销,当时北京地坛医院的医生开玩笑说“如果非典再晚来1年,他们医院就没有了”。这则实例从侧面说明疫情对于某些行业的存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药注射剂生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同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的现实需求,保证了中药注射剂行业的未来命运。

 

       从此次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各地的防疫表现,可以看出各地水平不一,短板依旧存在,而中药注射剂的巨大作用,谁都不能忽视。“如果把所有的中药注射剂消灭了,那将来万一需要的时候可能就会出大问题,所以站在未来政府的反思和规划中,相信会为20-30个中药注射剂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申勇如是说。

 

       实际上,从此次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入选的八个注射液中,也可以看出一定规律。

 

       这八个品种实际作用和临床治疗可能有一些区别,但基本上都属于“解毒”大类,这也是中医药的强项,能够深入病患肺部,促进患者排出痰液,防止病情恶化。3月底,中央指导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曾表示:“中医方舱收治的564例患者当中,没有一例轻转重,也没有一例复阳。”这也凸显出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优异表现和可靠质量。

 

       另外,八个品种的生产企业几乎都是中医药行业巨头。申勇认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比口服品种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线的要求高很多,从生产线搭建到原料提取、提纯、去除杂质等多个环节,都是大投入、严管理,只有具备很强实力的行业巨头才能实现。

 

       同时,申勇指出,因为疫情而大规模生产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利润也将十分可观。从这次疫情来看,中药注射剂对于急重症患者的治疗具有“起死回生”的效果,中医药行业也应保持自信。希望通过以上八个中药注射剂的成功范例,引导中医药企业将目光和重心回归到治病救人,认识到市场蓝海一直存在,缺的只是真正好的品种。

 

       以连花清瘟为例,学术期刊《药理学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前不久在网上刊出钟南山等撰写的《连花清瘟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研究文章。文章指出,连花清瘟能显著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从而发挥抗新冠病毒活性的作用。

 

       此前,钟南山院士团队曾在广东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在体外有显著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细胞和诱导的TNF-α、IL-6等炎性因子过度表达有抑制作用。

 

       可见,连花清瘟科研领域的一系列动作目不暇接,可谓大出风头,远销海外之余在学术上也成绩斐然,让诸多中医药企业眼红不已。“企业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生产,保证质量;认认真真地做好科研,专家信服;做到质量过硬、科研到位,等机会来临了,才能轮到你。”申勇总结道。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