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标准再提高 农民种粮信心足
昌吉农业园区春播完成60%以上

4月13日,在昌吉农业园区老龙河示范区棉田里,昌吉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通过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技术进行铺膜播种。
昌吉日报讯(记者刘茜 通讯员马军摄影报道)这几天,位于昌吉农业园区的昌吉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建飞一直在地头关注冬小麦的生长情况,他所在的合作社不仅有各种大型农机装备服务于春耕春播,还种植了4000亩冬小麦。
马建飞告诉记者:“通过这种集约化生产,现在我们种植小麦的成本每亩地一般在五六百元左右,加上土地流转费,一亩地产粮500公斤收益超过1300元,再加上国家的政策补贴,我们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马建飞所说的政策补贴,是自治区实施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从2018年实施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后,补贴标准逐年提高。2020年4月2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夺取农业全面丰收的20条措施》明确,今年再次提高冬小麦补贴标准,将冬小麦补贴从每亩180元提高至220元,种植春小麦的耕地每亩补贴115元,这个补贴政策让马建飞这样的种粮大户吃上了定心丸。
今年春耕,对于昌吉农业园区的种植户褚付义来说也有不一样的体验。他承包的5000亩耕地通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轻松种粮。
褚付义告诉记者:“以前是大水漫灌,现在是把管道从地下铺设到高标准农田里,我们浇哪一片地就把哪个阀门打开,不浇水了就把阀门关起来,起到很好的节水作用。”
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高标准农田实现了从种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加工的粮食生产全链条,让昌吉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
记者了解到,昌吉农业园区已累计投入4.6亿元用于水利建设,建成1.4万亩农田防护林。今年,昌吉农业园区耕种面积17.65万亩,截至目前,已播种小麦、棉花、西瓜等农作物11.09万亩。
昌吉农业园区高新农业发展局农业科副科长杨峰介绍:“园区每一块地在500亩以上,对于种植户来说,平整连片的规模化程度越高,种植的成本就越低,带来的效益就越高。从苗情来看,今年冬小麦长势好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