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这个智慧,在这次疫情中,再次得到印证。中央指导组专家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好办法。
张院士介绍,大多数患者都能在轻症阶段通过中药治疗来控制病情或治愈,对于重症、危重症病人,则可以稳定血氧饱和度、减轻呼吸困难、减少抗生素使用强度。中医药治疗的目标是,在中度的和轻度的病人中提高治愈率,在重度的和危重病人中降低死亡率。
参与救治确诊病例占85%以上
有这样一组数据:2月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武汉市中医医院首批共计23名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痊愈出院。同时,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治愈了六十多名重症患者。据相关统计,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超过6万例,占比在85%以上。在药物和临床救治方面,中医药在阻断轻型患者向重型患者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全国各地中医医护人员尽锐出击,全力支援湖北和武汉;中医治疗通用方纳入全国诊疗方案;中医药专家全程参与、辨证施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强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成为医疗救治的一个鲜明特点。
黄帝内经有过这样的诠释
《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处的“天牝”,指的即是我们的鼻子,所以,中医认为预防传染病,保护鼻子是关键。
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具有“湿毒疫”的特性,建议大家要保持脾胃正常运作,少吃肥甘厚味是预防湿气淤积的基本。不要积累过多的湿浊,少食肉类、酒类、甜食,珍惜脾胃,提高免疫力,病毒对你的侵犯机会就会减少。
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疫戾”之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临床治疗期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用于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阻断病情进展,大大降低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
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
对于新冠肺炎,西医的检测手段、支持治疗必不可少。西医可以给病人明确的诊断,当病症加重时,西医给予患者支持治疗,如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尤其对于重症患者,西医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技术对抢救生命来说必不可少。但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根据病症对症下药,中西医是一种协作配合。
中西医深度结合,携手开展临床治疗,大批患者因此受益,将中医与现代西医结合,对症选用、优势互补,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
青岛晚报 /掌上青岛 /青网 记者 张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