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深度观察 政策解读 国际交流 中医养生 绿色植保 生态养殖 产品技术 成果展示 示范基地 会员风采 专家在线 中医农业大讲堂

行业新闻

武汉封城第9天,钟南山哭了: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

来源:未知   作者:曦元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01
 

 

文/伴读君

来源/睡前伴读(ID:svipcc365)

 

这个年,所有人都过得异常艰难。

 

截至30日中午14时30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达到7753例,疑似12139例,治愈132例,死亡170例。

 

随着西藏疑似病例的出现,整个华夏大地,全部被疫情点亮。

 

 

昨晚,钟南山院士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对疫情做出了研判:

 

很难估计疫情什么时候达到高峰,不过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不会大规模增加了。

 

潜伏期过去了,发病的及时治疗,没发病也就没病,所以不会因春运返程出现大传染。

 

一席话,让所有人增添了不少信心。

 

在采访的最后,提起武汉,这个84岁,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国士,却哽咽了。

 

“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他的眼里,分明能看出泪光。

 

 

今天,已经是武汉宣布封城的第9天。

 

疫情当前,武汉人民,难。全国人民,难!

 

因此,更需要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共度难关。

 

而此时此刻,正有一群人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

 

-01-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争肺炎的最前线,院长张定宇一瘸一拐地走在院外。

 

在这三十多天里,他往往凌晨两点刚睡,四点又要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他知道,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但少有人知道,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

 

而十几公里外,他那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已经被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另一家医院隔离。

 

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

 

但他也说:“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

 

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02-

 

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在桌上放了一沓崭新的100元钞票。而后,他朝着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国家有难,我就要出份力。”

 

说完转身就走,工作人员想让老爷子留下名字,他却拒绝了。

 

“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

 

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83岁,是一名老党员,年轻时受资助免费上过学。

 

他的家庭并不宽裕,老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就四处捡些废品补贴家用。

 

一万元,对于一个拾废品为生的老人来说,得多少个日夜,多少次风雨,才能一点点积攒下来。

 

国家有难,他却没有一丝犹豫。

 

 

 

尽心为善,虽远必应。

 

谢谢你,老人家。致敬,知恩者!

 

-03-

 

他是“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

 

1月23日,武汉封城的第一天,他依旧全副武装,开着电动轮椅,来到门诊部坐诊。

 

很多人为老教授的身体担心,他却说:

 

“我这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为了救人吗?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可以,吃得消,没问题。”

 

看了一辈子的病,他们早该停下来歇一歇,却依然为了病人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

 

扶危渡厄,医者担当。

 

这个世界如果真有天使,那一定就是这般模样。

 

-04-

 

如果要问,现在最抢手的物资是什么。大部分人的答案一定是口罩。

 

在海南海口,一家便利店的老板有六万只口罩,却只送不卖,免费发放给市民。

顾客称他是“民间英雄”,他却说,自己能做的其实很少:

 

“我有很多同学战斗在第一线。我能做的真的只有自己最微薄的一点力量而已。”

 

“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能赢下这场战役!”

 

虽然行业不同,领域不同。

 

但为了这个国家默默奉献的你们,都是民间英雄!

 

-05-

 

四川广元,首批派往武汉的医疗援助队伍即将出发。

 

丈夫站在大巴车边,大声朝着车里的妻子喊道:

 

“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我做!听到没有!”

 

他带着哭腔,车窗里头的她也别过头去,流着泪。

 

但她不是孤单的。在她身旁,还有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疫情中的逆行者。

 

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指印的背后,是一颗颗赤忱奉献的医者之心。

 

 

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可总有一群人,从未忘记自己的誓言。

 

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

 

愿平安,祝凯旋!

 

-06-

 

某派出所,一名男子匆忙丢下500个口罩,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

 

民警急忙去追,却没能追上,最后面对小伙子的背影敬礼致敬。

 

超市门口,一名男子从后备箱取出一包口罩,悄悄地放进因处理警情临时停在路边的警车内。

 

一位穿着米色外套、戴着口罩的年轻姑娘突然闯进忙碌的急诊科,在分诊台放了三盒东西,说了一声“这是送给你们的”,便匆匆离去。

 

护士打开盒子,里面满满放着45副护目镜,里面黄色的小纸条上写着:“平安,加油”。

 

 

谢谢你,好心人。

 

疫情在前,我们不退!

 

-07-

 

武汉两座“小汤山”医院即将开工。在接到消息的当晚,工人们带着七八十台挖机,赶到现场。

 

一位河南的大哥,在听到建医院需要支援,自愿打车到武汉工地支援。

 

他们没有谈报酬,也无所谓条件。晚上就睡在车上,白天就加班加点干活。

 

一切,只为了能早一日攻克病毒,让疫情早一日过去。

 

医者不计生死,民众不计报酬。

 

这场仗,一定赢!

 

-08-

 

这两天,一个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母亲提着做好的饭菜放在门口,看着门里的孩子。门里的人大声让老人走远一些。

 

老人嘴里不住地念叨着:

 

“这是家里炖好的汤”,“你自己多保重啊。你自己一定要多保重啊。”

 

下一秒,却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门里的人,是郭医生。疫情发生时,他奋战在一线。

 

工作十多天后,他出现了感冒症状,在家进行自我隔离。他知道母亲的担心,却也不敢让她靠近。

 

往年,家里有除夕夜过了十二点就给长辈磕头的习惯,今年,他却无法在父母膝前道一声新年好。

 

 

 

对我们来说,他是医生。

 

对母亲来说,他只是孩子。

 

如果没办法团圆,那么,平安就好!

 

-09-

 

过年了,工人都放假了。湖北仙桃的赵波却在自己的口罩工厂里忙得热火朝天。

 

春节前,他的工厂已经赶制了10万个口罩,捐给了公交公司。而现在他和妻子、弟弟一家四口依然坚守在工厂,赶工生产口罩。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我只有五分钟时间。”

 

因为,每五分钟,他就可以赶制出一只口罩。

 

“先捐再卖,现在不图挣钱,只图安全,大家安全了,我和我的家人才安全。”

 

在仙桃,还有很多人都和赵波一样,不计成本,夜以继日坚守在生产线上。

 

 

有大家,才有小家!

 

正因为有如此责任心的人在默默坚守,我们才能多一份心安。

 

-10-

 

这位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叫李慧,95后,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一名普通护士。

 

哪怕她对于肺炎始终有些害怕,但在医院征集志愿者时,她毅然要求调到一线的呼吸科去工作。

 

 

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知她的家人,不要让他们担心。

 

在最后,她写道:

 

“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

 

 

不止李慧,还有无数年轻的医护人员,虽然也有恐惧不安,却也敢于面对不可预知的疫情,背着家人,毅然奔向第一线。

 

 

2003年,80、90后是被守护的那群人。

 

2020年,换我们来守护全世界!

 

-11-

 

这场灾难前,有人限制了物资的出口,却也有人伸出了援手。

 

日本政府表示,愿意全力协助中国对抗疫情。而在出发前往武汉撤侨的日本包机上,满载消毒液,防护服口罩等物资支援武汉。

 

 

俄罗斯一家航空公司捐赠的三十万口罩已经运达。

 

韩国拟向中国捐赠200万个口罩等医疗物资。

 

03年抗击非典的德国希尔根菲尔德教授,已经带着新研发的抗病毒药剂乘机前往中国,支援武汉。

 

美国卫生研究院正在进行疫苗研究;澳洲昆士兰大学正采用专利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力研制疫苗。

 

灾难面前,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不分国界。

 

-12-

 

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好消息传来。仅28号一天:

 

广西首例确诊病例已经临床治愈。

 

武汉一位87岁的老人治愈出院。

 

江西第三例治愈患者出院。

 

北京两名患者治愈出院。

 

武汉协和医院11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经过治疗后,两次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达到出院标准。

 

而全国各地的医疗团队,也火速集结,驰援武汉。

 

 

2020年的开头,异常艰难。

 

可这个寒冬,却也因为一点一滴爱的汇聚,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

 

这场肺炎疫情,早已不是只属于某一群人的战役。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看到的,是手足同袍,所有友好人士力量的汇聚。

 

如果你问我,面对这场疫情,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想,普通的我们无法冲到最前线,但起码可以做到:

 

谨遵医嘱,带好口罩,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养成洗手的习惯。

 

少为他人添些麻烦,少给医生带去负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捐助一些医用物资,不传谣、不信谣。

 

这些,就是平凡的我们为遏制疫情所做的最大贡献。

 

17年前,我们能战胜非典。今天,我们同样能赢!

 

就像林俊杰、孙燕姿为疫情而写的新歌《stay with you》里所唱的:迎接这场雨,最冷的天也会离去。 

 

武汉,会好起来的。

 

我们的国家,会好起来的!

 

(责任编辑:曦元)

Copyright © 2012-2018 中医农业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