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老科协现有会员470余人,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82%。这些老专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学识卓著、赋予奉献,有很多是国内知名专家,不少人参加过援外农业项目和技术交流合作工作。中国农科院老科协的专家专业覆盖了稻、麦、棉、油料作物、饲料作物、果树、蔬菜、茶叶,家禽、家畜、兽医、蜂、蚕、花卉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土壤、肥料、生物技术、农业机械、农业经济、园区规划、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加工、沼气技术等30多个专业领域。
十多年来,中国农科院老科协认真贯彻中办发[2005]9号文件,坚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三农”,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原则,在组织开展科技下乡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方面,在组织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在制定地区性规划、项目论证、成果鉴定,在完成市、区科协赋予的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并得到社会认可与好评。为服务“三农”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CHARACTER INTRODUCTION | 主要成就
-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培训方面十年来,协会先后应有关单位邀请,组织老专家到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房山区、大兴区、延庆县、密云县,到河北省定兴市、易县,到河南洛阳市、新乡市、平舆县,到黑龙江省方正县,到沈阳市一天生物公司、甘肃定西全翔药业公司等地深入村镇、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进行大田作物、蔬菜种植、家禽养殖、蜜蜂养殖、果树管理、肥料测定、食用菌开发生产、农产品加工、果蔬深加工、市场营销、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 自2007年起,连续八年落实北京老科总《农民致富科技服务套餐配送工程》,为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民进行果树、养蜂、食用菌、养猪等实用技术培训。
-
为规划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服务2006至2013年,在北京老科总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参与《银铃行动》项目,陆续编制完成了各种规划十多部,主要有: 为北京“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编制完成了延庆县珍珠泉乡《水泉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称沟弯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双金草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兴县长子营镇《牛坊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赤鲁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昌平区南口镇王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为北京京郊沟域经济建设发展,编制完成了《延庆县珍珠泉乡珍珠山水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延庆县香营乡缙阳山川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密云县北庄镇黄岩谷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密云北庄镇大岭村五年产业建设规划》。 此外,为唐山市曹妃甸六农场,设计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方案;为山西省寿阳松塔镇的经济发展,完成《松塔生态农业发展中期规划》。 自2007年起,连续八年落实北京老科总《农民致富科技服务套餐配送工程》,为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民进行果树、养蜂、食用菌、养猪等实用技术培训。
-
为国家、为市、区和谐社会建设建言献策
十多年来,中国农科院老科协的专家们,在做了一系服务“三农”的农业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努力发挥智力资源、经验丰富、专业优势的强项,积极为国家、为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好成绩。 从2000年到2016年,我协会老专家写出建言献策文章260多篇,被海淀科协《专家建议汇编》文集刊登181篇。其中,建议被列为北京市科协向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正式提案的1件;得到北京市副市长批示的3件;得到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区长、副区长批示的8件;受海淀区副区长邀请进行专题座谈的5件(人);荣获市科协系统优秀信息奖、鼓励奖的10件;由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转市有关局委办理的9件;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内刊”、市科协期刊采用的10件。
CHARACTER INTRODUCTION | 获奖称号
-
“老有所为先进集体”
1992 -
“先进集体”
2004 -
“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2007 -
“先进工作集体”
2011 -
“先进集体”
2014-2016

-
“先进集体”
2003 -
“先进集体”
2005 -
“先进工作集体”
2009 -
“工作先进集体””
2010 -
“先进集体”
2009-2013